国金证券-消费前瞻行业研究:从供销体系流通服务网络提升建设看投资机会-221120

《国金证券-消费前瞻行业研究:从供销体系流通服务网络提升建设看投资机会-221120(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消费前瞻行业研究:从供销体系流通服务网络提升建设看投资机会-221120(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内容:
县域消费市场潜在空间巨大,流通体系不完备是当前痛点。县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我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3%,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0%,经济体量占全国40%。随着城镇化推进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下沉市场消费提质扩容明显加快,下沉市场的潜在空间巨大。当前县域消费痛点在于流通体系不完备,近几年下沉市场促消费政策边际效用在减弱,区域发展不平衡,供应链效率低,物流成本高,市场主体分散集聚效应不强。
供销体系如何推动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提升?总社印发提升行动实施意见,提出围绕提升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水平、提升农村市场供给能力、增强农产品上行功能、创新流通业态模式这4个方面,通过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乡镇综合超市、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发展农村电商、开展供应链数字化赋能等12项具体任务来开展。操作层面的重点工作包括开展流通服务强县建设、组建全国供销合作社日用品采购&农产品和农资销售平台、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推广?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模式、加快发展?中央厨房?&智慧农贸市场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832平台?运营管理水平这六项工作。
如何看待供销体系与市场主体的关系?供销社是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供销体系与现有市场主体既有市场竞争又有合作的可能。供销社在推进县域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遵循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市场经济导向、开放合作理念、因地制宜推进四个基本原则。流通网络提升建设的方向,要密切与农民的利益相联结,把为农服务成效作为衡量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的首要标准;具体的实施中,更多运用市场化手段建设、运营和管理,发挥相关业务龙头企业优势,积极推进开放办社,加强系统内外联合,强化上下贯通;同时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模式。在电商平台、终端门店更多是差异化竞争,在冷链物流网络建设、供应链数字化赋能方面需要借助市场化企业力量,在物流配送方面更多可能是共建、共享关系。
从供销体系流通网络提升建设中看投资机会。1、数字化供应链赋能。冷链物流体系的顺利运行需要物理管理系统、门店管理系统、产销地信息系统等多个数字化供应链系统搭建与持续运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也亟需数字化供应链服务来为当前连锁率低、分销层级多、村级快递点缺乏的下沉零售市场提供SaaS+服务,打通上下游商品的信息共享、流通、仓储、配送等。当前SaaS+服务渗透率低,增长空间大。2、冷链物流体系的新增建设和改扩建,将确定性增加专业仓储工程设计咨询、冷藏冷冻设备、农产品预加工设备、智能分拣设备、检验检疫服务、运输服务等的需求量。3、在下线城市具备品牌力,具备适配乡村市场产品,通过供应链服务高效接入下沉市场的品牌消费品将获得更快增长。
投资逻辑:
围绕供销体系县域流通网络提升建设,我们建议关注三大主线1、聚焦下沉市场供应链提效的SaaS+服务商,市场份额提升空间大,建议重点关注汇通达网络;2、受益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和政策支持的专业工程设计咨询公司、设备提供方、检验检疫公司以及运输服务公司,有望带来业务增量,建议关注中粮科工、冰轮环境等;3、受益于流通网络提升,凭借品牌力和适配乡村市场产品,积极高效接入下沉市场供应链体系的品牌消费品公司,有望扩大销售份额。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超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及地产产业链继续恶化的风险;业务拓展不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