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周报:波兰爆炸引发原油波动,山能集团入主齐翔腾达-221118

《方正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周报:波兰爆炸引发原油波动,山能集团入主齐翔腾达-221118(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正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周报:波兰爆炸引发原油波动,山能集团入主齐翔腾达-221118(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石油化工行业投资观点
近期观点:关注成品油相关投资机会,看好油气价格高位下油气油服企业配置机会。本周SW石油石化落后大盘。本周SW石油石化跌幅为1.51%,落后沪深300指数1.86pct。截至11月17日,WTI原油期货价81.64美元/桶,周环比下降5.6%;布伦特原油期货价89.78美元/桶,周环比下降4.2%。
疫情防控优化带来炼化板块景气恢复。2022年11月1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改进了一系列防控措施,经济有望迎来快速恢复,纺服等下游板块景气提升将传递至炼化企业。综合往年纺服行业库存及开工率指标,我们预计2023年三月起将出现大炼化企业景气窗口,根据经济恢复程度及库存天数指标变动有望迎来高景气区间。
我们认为在中长期维度油价将继续维持高位,未来3-5年能源资源有望处在长景气周期。2015-2021年全球原油上游投资不足,2021年油价回暖并未大幅提振上游资本开支,叠加俄乌冲突扰乱供给,导致当下原油供应紧张。从需求端看,在碳达峰和新旧能源结构转型尚未完全实现的背景下,未来3-5年原油需求还存在上升空间。从供给端看,2022年油价进一步上涨,多家国际石油巨头资本开支计划较2020年和2021年有所增加,但仍低于2019年疫情前水平,叠加环保政策、ESG等对企业经营环境带来的限制,我们认为原油未来产能增速有限。从现有产能看,用于打新井弥补老井产量衰减和应对油田开采成本上涨的资本开支减少,产能衰减+开采成本上涨问题将进一步导致原油供应偏紧。油价维持高位下,建议关注油气龙头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油气公司资本开支趋势预期向上,推动油服行业景气向上,建议关注油服企业中海油服、杰瑞股份、迪威尔等。油价高位下利好气头公司盈利,看好卫星化学。
国内炼化乙烯项目审批收紧,看好成本上涨向下游传导的民营大炼化企业。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将严格项目准入,严控新增炼油和传统煤化工生产能力,并控制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在2025年于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同时对产能规模与布局进行优化,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针对淘汰低能效产能而提供的产能增量空间,民营炼化龙头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全产业链优势等使其更有能力和概率去进行扩产布局。建议关注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桐昆股份。
二、本周重点公司更新
1、中国石化:11月11日,中国石化集团与中国石油集团签署了无偿划转协议,拟由国务院国资委批准通过国有股份无偿划转方式将中国石化集团持有的该公司2,137,060,000股A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77%,以公告日总股本计算,划转给中国石油集团。本次划转后,中国石化集团将直接持有公司80,572,167,393股A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66.58%;中国石油集团将直接持有公司2,165,749,530股A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79%。本次划转不会导致公司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2、上海石化:11月10日,公司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热电机组清洁提效改造工程项目,计划投资约33.88亿元人民币,新建4套70兆瓦高效燃煤供热机组,替代现有425兆瓦燃煤供热机组。项目建设期约为3年,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资金。本项目尚需提交至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3、齐翔腾达:11月14日,公司发布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本次要约收购系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重整投资人通过齐翔集团重整程序取得齐翔集团80%股权,进而间接控制齐翔集团所持有的上市公司45.91%股份而触发。本次要约收购价格为7.14元/股。本次要约收购不以终止齐翔腾达上市地位为目的。
4、中曼石油: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孙公司Petro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Services LLP与坚戈油田持有和运营方TengeOil&Gas签署坚戈油田钻井工程服务合同,合同金额为1,724,382,000.00坚戈(约合人民币2,676.24万元)。根据最新的储量评估报告,坚戈油田经评估的2P原油地质储量为6,441.4万吨,2P原油经济可采储量为595.28万吨;2P天然气地质储量为218亿方。
5、ST海越:11月11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字(2022)58号]。《决定书》披露海越能源存在以下违法事实:一、相关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涉案期间海南承睦、海南禧越、海南科赛是海越能源的关联人。二、海越能源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关联交易,合计198,270.28万元,占海越能源《2020年半年度报告》记载的净资产绝对值63.19%。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海越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给予警告,并处以一百万元罚款;对邱国良给予警告,并处以七十万元罚款;对周勇、邢喜红、王侃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五十万元罚款。
6、恒逸石化:11月14日,公司召开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增2022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金额预计的议案》,具体包括《关于新增向关联人采购商品的议案》《关于新增向关联人销售商品、产品的议案》《关于新增向关联人提供劳务服务的议案》等;审议通过《关于向参股公司逸盛新材料提供关联委托贷款的议案》。
三、本周重点行业更新
1、石油化工产品更新
原油,截至11月17日,WTI原油期货价81.64美元/桶,周环比下降5.6%;布伦特原油期货价89.78美元/桶,周环比下降4.2%。供给端,OPEC减产行动持续进行,俄罗斯禁运期限逐渐逼近,国际能源署(IEA)称制裁或导致俄罗斯石油产量下降。此外,北约称在波兰引起爆炸的导弹或来自乌克兰,缓解地缘紧张担忧。需求端,一方面,美国通胀放缓与中国优化防疫政策的消息提振原油价格,同时国际能源署(IEA)在周二(11月15日)发布的月报中小幅上调了2022年全球石油增长预测与2022年、2023年的石油需求预测,但下调了今年第四季度的需求与2023年的全球石油增长预测。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全球经济前景愈发黯淡,财政和货币紧缩将拖累经济活动。同时,OPEC在周一(11月14日)公布的月报中将2022年与2023年的全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预测分别下调至255万桶/日、224万桶/日。此外,多位美联储官员的鹰派言论使市场预期美联储或继续小幅加息。库存端,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三(11月16日)的报告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减少540万桶至4.35亿桶,降幅1.23%,预期减少44万桶;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库存减少410万桶至3.92亿桶,降至1984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存在补充战略石油储备的压力。短期看,原油市场运行主逻辑依然是供给端减产和需求端疲软之间的博弈。俄罗斯禁运期限逼近支撑油价,全球经济下行困扰仍存,OPEC与国际能源署对全球石油需求预测存在一定分歧,未来原油需求走势不明,预计下周国际原油价格将震荡运行。PX,根据金联创,截至11月17日,PX价格为8850元/吨,周环比不变。供给端,截止至11月17日,国内PX市场开工在76.11%,11月12日,增加恒力石化25万吨/年装置,国内PX产能基数调整至3288万吨。需求端,下游PTA开工小幅下滑,同时终端需求稳定提升,供应端压力较大。短期看,成本端预计震荡运行,后续仍需关注原油的变动情况,但在供需端趋弱的影响下,PX市场难以走高,预计下周PX市场窄幅下跌。
PTA,根据金联创,截至11月17日,PTA价格为5640.0元/吨,周环比上涨0.6%。供给端,PTA行业开工稳定在74%左右,其中华东一套240万吨PTA装置计划11月下旬检修10天左右。原油价格回落对PTA成本支撑减弱,下游聚酯工厂高库存不改,大厂将进行新一轮联合减产,预计进入12月份以后,纺织企业放年假的现象会进一步增多。需求端,聚酯各品种利润再度走弱,库存总量环比持续回升,绝对库存量同比依然处于高位状态。终端织造由于今年新订单下达情况弱于往年同期,致使织造原料备货意愿不强,织造开工持续下滑使得终端需求整体堪忧。当前聚酯环节在低利润以及高库存的双重压力下计划大规模减产。短期看,油价维持高位震荡,而PX供应在短期维持紧平衡,中长期趋于宽松下使得成本端的支撑作用呈现近强远弱结构。PTA自身供需结构呈现供需两弱格局,预计未来短期内PTA价格将主要跟随成本端PX价格震荡运行,而中长期或将再度走弱。
涤纶长丝,截至11月17日,本周POY150D/FDY150D/DTY150D的市场主谈价格分别为7950元/吨、8450元/吨、9100元/吨,周环比不变。供给端,本周涤纶长丝企业平均开工率约为62.63%,由于下游需求不足,供给面持续萎缩。需求端,截至11月17日江浙地区化纤织造综合开机率为52%。受疫情影响,终端市场严重萎缩,需求端态势低迷。短期看,由于近期下游织造工厂开机率持续走低,再加上长丝工厂库存维持高位,短期仍以优惠出货为主,且原油的持续走跌,成本支撑偏弱,短期内涤纶长丝市场将小幅下跌为主。
涤纶短纤,截至11月17日,涤纶短纤周平均价格为7300元/吨,环比下降1.7%。供给端,本周国内涤纶短纤产量预计在13.11万吨左右,较上周总量持平。本周涤纶短纤行业开工在78.13%,较上周持平。周内,暂无短纤装置变化。需求端,本周涤纶短纤需求整体表现不佳,部分下游纱企库存压力较大,且终端订单依旧萎靡,对短纤的需求多维持刚需,整体操作谨慎。短期看,原油大幅走跌,成本端支撑不足。涤纶短纤工厂或继续下调报价,且下游近期需求疲软,故整体维持偏弱走势为主。
乙二醇,截至11月17日,本周国内乙二醇价格3855元/吨,周环比下降2.4%。供给端,近期陕西榆林180万吨新装置中120万吨已顺利运行,剩余60万吨装置计划月底开车,乙二醇供应量小幅回升。进口方面,海外检修呈现上升趋势,预计11月进口难有增长。需求端,聚酯各品种利润再度走弱,库存总量环比持续回升,绝对库存量同比依然处于高位状态。终端织造由于今年新订单下达情况弱于往年同期,致使织造原料备货意愿不强,织造开工持续下滑使得终端需求整体堪忧。当前聚酯环节在低利润以及高库存的双重压力下计划大规模减产。短期看,短期油价高位震荡,而乙二醇供需结构依然偏弱下,预计乙二醇价格中长期仍将承压运行。
2、天然气、煤炭产品更新
天然气,根据英为财经,截至本周四(11月17日)荷兰TTF即月交付的天然气期货价结算价为115.500欧元/兆瓦时,周环比上涨1.81%;纽交所天然气期货价结算价为6.397美元/兆瓦时,周环比上涨2.53%。供给端,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GIE)的数据,截至11月14日本周一,欧盟整体天然气储气率为95.60%,继续上涨,并未因为“冬季到来而缩减”。一些国家如比利时、德国的天然气储量已达到100%,欧洲储备非常充足。但据有关消息,美国第二大液化天然气(LNG)自由港(Freeport)的停摆时间可能延长至12月,这意味着在冬季即将到来之际,欧洲和亚洲客户急需的天然气供应可能受到限制。同时,上周日(11月6日)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旗下的Aasgard B石油和天然气处理平台在变压器起火后关闭,部分人员被疏散。Aasgard的管道运营商Gassco在一份监管文件中表示,此次关闭导致天然气产量损失达1980万立方米/日,预计要到11月19日才能恢复生产,造成对于欧洲天然气供给的短期下降。需求端,据外媒报道,欧盟委员会周二的一份文件中提出,若TTF天然气价格达到欧盟预设的水平,该价格上限将被激活,高于该价格上限的订单将不会被执行。天气预报机构Maxar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预计下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天气将变暖,而欧洲西南部的气温将高于正常水平。温和的天气推迟了欧洲地区供暖季的开始,需求下降叠加该地区充足的天然气储存水平令天然气价格承压。短期看,上周荷兰TTF周内波动较大,主要是受到了天气预报信息的影响。欧洲天然气储备继续增加但逐渐趋近于饱和,供给短期有所下降,且由于临近年底冬季,市场对需求端天气信息的反应更加敏感,因此预计下周天然气期货价格有所上涨。
动力煤,截至11月17日,本周国内动力煤价格稳中偏弱,全国动力煤均价为1071元/吨,周环比下滑0.19%。根据卓创资讯&百川盈孚,供给端,晋陕蒙区域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多以长协保供煤为主,市场煤销售一般,叠加下游非电行业需求有限,产地价格以稳为主。库存端,本周港口调入量有所增加,库存继续小幅回升。截止到11月17日,秦港动力煤库存480万吨,较上周上涨35万吨,较上月同期上涨7万吨,较去年同期下调66万吨。需求端,电力用煤:电厂日耗有所回升,库存依然维持高位,补库意愿不高;非电力用煤:北方冬季施工受限,化工行业经营效益承压,非电需求逐步转淡,采购需求缓慢释放。进口端,受需求持续疲软影响,国际动力煤市场价格以降为主。短期看,现阶段煤炭市场继续维持供需双弱格局,煤价支撑偏弱。随着后期疫情防控形式的好转、冬储等利好因素的影响,预计煤价小幅调整,整体以稳为主。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竞争加剧、价格下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