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广发证券-工业控制行业报告:伴随制造业成长,工控国产替代持续加速-221118.pdf
大小:275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广发证券-工业控制行业报告:伴随制造业成长,工控国产替代持续加速-221118

广发证券-工业控制行业报告:伴随制造业成长,工控国产替代持续加速-221118
文本预览:

《广发证券-工业控制行业报告:伴随制造业成长,工控国产替代持续加速-221118(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发证券-工业控制行业报告:伴随制造业成长,工控国产替代持续加速-221118(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1工业自动化控制是什么?———工控本质上是制造业的服务业
  工控,就是工业自动化控制,是用计算机对机械进行控制,进行更加高效、精准的生产,从而把人力从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在人力成本凸显、制造复杂度增加的当前中国,具有重要作用。
  工控本质上是制造业的服务业,所以下游产品的形态、生产方式,决定了工控的形态还有商业模式,工控业界一般把制造业的下游分为流程型和离散型。因流程型和离散型差异巨大,一家工控企业通常深耕流程型或者离散型之一
  1.2整体市场空间3000亿,市场增速4-9%,整体国产化率约45%
  市场空间:工控市场下游可以分为项目型和OEM型。整体市场在2022年预计达到3000亿规模。项目型下游是流程型工业《化工、石化、冶金等)和汽车,对应传统制造业,OEM型下游对应其他的离散型工业(电子、3C、纺织等).
  市场增速:近年来中国新兴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带动OEM型市场较项目型增速更高,2017-2021年,项目型CAGR是4%,OEM的CAGR是9%,预计OEM还持维持校高增速。
  国产化程度:当前工控市场的整体国产化率还较低,2020年以前国产化率基本在35%以下。2020年外资的缺货带来国产产品迎来替代窗口期,加速了在客户端的验证,国产化率大幅提升,预计2022年能够达到45%。
  1.3自动化生产有不同的层级,上层是软件,底层是硬件
  自动化产品有不同的层级,上层是软件层,中间是控制层,底层是驱动执行层。
  软件:研发设计、工厂信息管理、车间的调度,产品是PC端的一张光盘。
  控制层:连接了软硬件,打通了软硬件的数据,起到数据向下传达、对下采集功能,是车间控制的大脑和中枢神经,PLC/DCS属于这一层。
  驱动执行层:含有特定功能的嵌入式软件的硬件层,例如机器人、变频器、伺服等,工控公司绝大部分产品属于这一层。
  1.4工控产品全图谱:硬件大约2000亿市场,工控核心产品的国产替代率不高
  这是工控产品的全图谱,整个工控市场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大类。
  竞争格局方面:电气系统还是海外主导,因为工控是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发展的产物,发源在欧美世界,传入中国,因此中国是处于追赶的状态,工控核心产品的国产替代率不高,例如伺服、变频器和PLC。软件自主化程度上,研发设计软件(5-10%)<生产控制软件((50%)<信息管理软件(70%)
  1.5平台型企业的发展:同源发展,实现规模优势
  工控的产品虽多,但梳理一下能看到明显的脉络——都是对于电机的控制,所以都是从变流技术发展出来的。所以两方面具备规模优势:
  采购/制造:采购量大,向芯片供应商签订了采购协议
  销售:生产线上工控产品会配套使用,销售多产品很方便
  1.6工控下游行业:伺服和机器人下游以先进制造业为主
  不同工控产品适合不同下游行业,例如伺服、机器人精度高,用于光伏、锂电、半导体等先进制造业更多。
  1.7工控下游行业:新兴制造业带动新一轮增长
  工控行业和下游的周期性和成长性关系较大。2004年以来房地产带动变频器需求,而2014年来增长引擎切换为新兴制造业,带动伺服增长。
  新兴的先进制造业,相对不看重行业案例、需求量较大的。也是当前国产替代增长的重要领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