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10月财政数据点评:消费税剧增谜团何解?-221117

《华创证券-10月财政数据点评:消费税剧增谜团何解?-221117(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10月财政数据点评:消费税剧增谜团何解?-221117(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
1-10月财政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1%,前值4.1%;1-10月财政支出同比6.4%,前值6.2%;1-10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22.7%,前值-24.8%;1-10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9.8%,前值12.5%。
主要观点
一、消费税剧增谜团何解?
10月财政收入增速创年内新高,其中国内消费税同比近1.5倍,创1995年来单月新高,拉动过半税收增速。
怎么解释?我们判断并非消费突然复苏,只是中央财政恢复消费税正常入库。预计11~12月消费税持续高增,四季度可额外弥补超1000亿收支缺口。
听有声处,是从绝对数找答案,我们无功而返。从自身结构看,超9成是烟酒油车,9月增速都对不上;从其他因素看,双十一、电子烟等猜测时间对不上。
听无声处,是从基数找答案,我们找到了相对合理的解释。
首先,2021年10月消费税530亿,是全年次低点,确为低基数;但今年10月同比增量多达780亿,超出了低基数能解释的范围。
其次,10月乃至四季度偏低,并非2021年消费税专利,而是2017年以来的持续现象。2018~2021年10月及四季度消费税平均较2015~2017年同期接近腰斩,和近年烟酒油车消费持续增长的宏观背景不符。
再次,什么导致了2017年以来,10月乃至四季度消费税的突然降低?烟酒油车显然没有陷入季节性萎缩,推测税收是实现了的,只是没有及时入库。
再次,延迟入库如何佐证?一是有条件,消费税是中央税,中央财政可把控入库时机,2017~2021年前三季度,中央财政收入预算完成度明显较高,有延迟入库条件;二是有动机,延至次年入库不仅可以避免抬升收入基数、降低次年税收目标完成难度,还可跨年度平滑税收,实现“开门红”;三是有证据,2018~2022年Q1消费税平均较2015~2017年增长66%,Q2~Q4平均仅3%。
最后,今年为什么不延迟入库?没有条件。今年前三季度中央财政收入预算完成度创15年新低,仅73.7%,为有统计以来首次不及序时进度,有完不成年度预算的风险。背后是中央承担了约2万亿退税重担,集中体现在前4-8月。
按上述推测,我们应该能看到不止10月、而是贯穿四季度的消费税高增。按2015~2021年11~12月消费税/10月消费税平均比例,推算今年11~12月消费税合计约1700亿,同比增量约600亿,同比增速仍超50%;假设其中真实消费增速持平前三季度,正常入库四季度可额外弥补约1250亿收支缺口。
消费税入库弥补收支缺口的合理性在于:从企业端看,相比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不论企业盈亏都要缴纳,受经营状况影响小;从个人端看,烟(52%)、油(35%)、酒(3.5%)合占消费税超9成,短期均为刚需,税基广阔且牢固。
二、10月财政数据点评
收入端:税收新高,非税退烧,主要反映9月经济修复。其中,税收收入创年内新高,非税终结此前连续5月同比超30%。主要税种除消费税外,增值税拉动较高;地产相关税低位震荡;出口退税增幅仍低,反映出口下行压力。
支出端:民生加力,基建巡航,科技受挤压。10月支出再加速,分类型看,基建类支出巡航≠基建资金不足,而是要结合金融工具、专项债等资金来源一起看:四季度有5000多亿专项债结存限额盘活发行,金融工具7月以来已完成7399亿投放,支持的项目大部分已开工建设,正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广义财政:支出转正,卖地待察(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疫情超预期,消费税高增不可持续,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