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新能源、环保行业领域碳中和动态追踪(六十三):第四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征求意见,行业进入加速阶段-221117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新能源、环保行业领域碳中和动态追踪(六十三):第四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征求意见,行业进入加速阶段-221117.pdf
大小:27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新能源、环保行业领域碳中和动态追踪(六十三):第四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征求意见,行业进入加速阶段-221117

光大证券-新能源、环保行业领域碳中和动态追踪(六十三):第四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征求意见,行业进入加速阶段-221117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新能源、环保行业领域碳中和动态追踪(六十三):第四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征求意见,行业进入加速阶段-221117(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新能源、环保行业领域碳中和动态追踪(六十三):第四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征求意见,行业进入加速阶段-221117(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1月16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公开征求意见,即针对第四批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的征求意见,意见共涉及企业四十一家。
  点评:
  加上此前发布的三批白名单企业,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已经超过80家。其中,第四批征求意见稿中的企业数量较此前批次明显增加,预计随着更多的企业进入白名单,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也将更加规范化。
  在第四批征求意见名单中,车企、电池与材料企业更多布局梯次利用端,例如广汽商贸再生、富奥股份子公司富奥智慧能源、华友能源科技、宁德旗下邦普汽车循环、中伟资源循环等。再生利用端电池材料公司的布局较多,例如振华新材参股的红星电子、旺能环境控股的立鑫新材料、南都华铂、腾远钴业等。
  动力电池退役期来临与锂资源约束,量的方面具有加速渗透逻辑。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来动力电池退役量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回收有助于缓解锂资源区域约束、锂价格因素掣肘。动力电池生命周期约5-8年左右,而5-8年前正对应国内新能源车行业渗透率提升、行业加速成长的阶段。因此,从量的角度锂电回收行业具备渗透率快速提升、估值抬升的基础。
  锂价高企或将持续,利的方面保障合理利润。近期,碳酸锂价格突破60万元/吨大关,产业预计锂价拐点最早将于23年下半年到来,高工锂电预计2024年碳酸锂价格将降至40万元/吨以下。锂价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作为具备制造属性的中游加工环节,锂电回收企业合理加工利润得以保证。
  短期看渠道,长期拼成本。电池产业链间回收业务合作逐渐加强。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是未来必然趋势,这是动力电池回收过程的复杂性所决定的。目前,我国电池产业链间的合作已在许多龙头企业中有所展现。我们认为锂电回收的渠道需要综合考虑电池资产所有权、区域回收半径、上下游战略合作等因素,渠道方面未来将体现“车企为主,电池厂与回收企业为辅”的格局。
  上游锂资源强调自主可控,锂电回收是“城市矿山”。11月2日,加拿大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命令三家中国公司剥离其在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的投资,强化国内锂资源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同时,回收端的锂占供给的比例不断提升,锂电回收作为“城市矿山”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投资建议:锂电回收有助于弥补上游资源、特别是锂资源供给缺口,锂电回收市场空间及发展前景广阔。建议关注具有技术和渠道优势的回收企业:
  (1)新进入本次征求意见白名单的企业:振华新材、旺能环境;
  (2)回收业务占比高、具备完善金属回收能力的企业:天奇股份、光华科技;(3)锂资源自主可控,提锂技术领先企业:倍杰特、久吾高科、蓝晓科技;
  (4)形成产业链一体化闭环的三元前驱体及正极企业:邦普循环(宁德时代)、华友钴业、格林美、芳源股份、中伟股份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相关金属价格大跌导致电池回收经济性减弱;电池回收工艺降本不及预期;回收过程相关工艺有环保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