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航空货运与物流行业:如何看待本轮双十一快递包裹数据?-221117

《长江证券-航空货运与物流行业:如何看待本轮双十一快递包裹数据?-22111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证券-航空货运与物流行业:如何看待本轮双十一快递包裹数据?-22111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描述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期间(11月1日至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递包裹42.7亿件,同比下降10.6%;11月11日当天,处理快递包裹5.5亿件,同比下滑20.7%。
事件评论
如何看待双十一增速承压?双十一全国包裹增速有史以来首次转负。除了对居民收入等宏观普适影响之外,疫情对快递行业的拖累主要体现为:1)本土疫情持续散发,全国多个省份的快递网点停发、限发,快递运营受阻影响商家订单量;2)包裹揽收时效下降,第二波预售商品更多在11月11日后发货。此外,今年电商平台11月1日“开门红”分流更多11月11日当天消费需求,导致11月11日当天显得更加“平淡”,期间包裹量表现更为“平稳”。值得一提的是,双十一高峰件量的回落,将有助于减轻快递的运营压力。
疫情防控优化对快递影响?从“需求受益”到“供需双弱”,防控措施优化或将改善物流运营。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推动国内线上购物的发展。不过,随着疫情反复,居民收入承压,国内需求转弱,社会零售额表现疲软;同时,今年以来本土疫情持续散发,封控地区增加,物流不畅显著影响商家订单量。今年前9月,全国快递件量同比仅增长约4%,低于年初10%+的增速预期,双十一期间全国包裹量也首次出现同比下滑。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物流不畅问题有望得到缓解,推动快递件量向内生增速恢复。
中长期快递如何演绎?需求中期有望反弹,但长期增速中枢下移,格局重回分化,产品加速升级。防疫措施优化有助于推动快递供需恢复,我们预计2023年全国件量增速有望恢复至10%左右。但中长期来看,电商用户增长红利见顶,快递内生增速中枢也将趋于下降,这意味着电商产业将逐步进入存量市场。未来快递品牌份额或许不再是“你追我赶”,而是“你上我下”。头部公司仍有望享受规模效应的正反馈,而落后公司则需警惕件量下滑带来的规模效应负反馈。从产业趋势来看,电商将从“流量竞争”升级到“体验竞争”,品质升级将是产业发展的确定性趋势。今年双十一,是天猫有史以来“送货上门”力度最大的一次。截至11日中午12点,菜鸟在天猫双十一提供的确定性送货上门包裹量已超过1.2亿件。提升消费体验、提升用户粘性,将是电商平台与快递品牌的核心战略目标。
重申行业“看好”评级。基于疫情防控措施的积极变化,重点推荐主营稳健向好、顺周期预期回暖的顺丰控股;细分赛道格局改善、盈利加速修复,同样受益宏观修复的德邦股份;需求有望边际改善、受益格局分化的快递龙头圆通速递等。
风险提示
1、线上消费意愿大幅不及预期;
2、市场竞争加剧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