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航证券-国防军工行业船舶产业月报:关注舰船新域新质力量建设-221114

上传日期:2022-11-16 14:01:29 / 研报作者:张超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中航证券-国防军工行业船舶产业月报:关注舰船新域新质力量建设-221114.pdf
大小:453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航证券-国防军工行业船舶产业月报:关注舰船新域新质力量建设-221114

中航证券-国防军工行业船舶产业月报:关注舰船新域新质力量建设-221114
文本预览:

《中航证券-国防军工行业船舶产业月报:关注舰船新域新质力量建设-221114(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国防军工行业船舶产业月报:关注舰船新域新质力量建设-221114(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船舶市场行情回顾:
  10月份中航证券船舶产业指数(11.76%),军工(申万)指数(11.63%),沪深300指数(-7.78%)跑赢行业0.13个百分点。
  上证综指(-5.55%),深证成指(-8.78%),创业板指(- 10.95%);
  涨跌变化前三:中船防务(24.17%)、中国船舶(17.07%)、亚光科技(16.76%)
  涨跌变化后三:中国重工(2.64%)、中国海防(4.67%)、江龙船艇(5.04%)
  10月,军工板块整体表现强势,大幅跑赢沪深300。船舶产业在此背景下跑赢国防军I (申万)指数0.13个百分点,是军工板块里走势相对较强的细分赛道。
  估值方面,截至10月末指数市盈率为88.54倍,船舶板块PE (TTM) .较8月下降26.20%,为15年以来57.09%分位。但需要注意的是,船舶产业作为长周期行业,且此前数年内(16年至20年左右)为船舶前次周期底部,船舶企业利润被压缩至较低水平,因此静态估值和历史估值水平,对当前船舶领域投资的判断参考意义相对有限。
  我们认为,民船作为典型的长周期行业,对船舶行业的投资布局应当把目光放远。船舶的生产周期长、订单排期长,且船厂可能会对未来大型项目进行预留,因此我们认为,关注船舶周期所处的位置,并进行提前布局可能是相对合理的把握船舶板块投资价值的方法之一。
  对于军船行业,我们认为,对于未来军船领域的发展投资机会,应当从此前关注具体型号,从型号放量角度判断发展趋势的投资逻辑改为关注舰船领域核心技术的应用实践,从技术应用角度判断未来趋势。
  二。本月民船主要观点:
  对于民船行业,我们关注到今年上半年表现强势的散货船的运价变动与传统干散货船航运周期出现了一定背离,一般而言普遍认为干散船具有半年周期的特点,主要是因为10月到次年3月左右干散货市场旺季,煤炭和粮食等大宗货物在这段时间内的需求处于高峰,并通过干散货船运输,所以导致冬季的干散货运价指数较高。但截至2022年10月末,今年以来干:散船运价变化较此前传统的半年周期出现- -定背离。
  造成今年散货船市场背离此前周期性运价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对21年散货船海运市场高景气的延续、苏伊士运河多次上调通行费等海运情绪因素;也有大宗市场价格高位回调、产粮大国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市场冲击等供给侧因素;还有国际流动性逐渐缩紧、钢材等大宗需求不振、煤炭等能源类干散货需求受清洁能源冲击等需求侧因素;更有此前散货船有效运力得到充分补充,且新运力陆续交付的运力因素影响。在散货船运价背离传统半年周期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持续关注后续海外市场通胀情况、俄乌谈判对粮食出口的进展、北半球各国越冬能源供应、世界钢材需求变动以及金融外贸环境对散货船市场的后续影响。
  集装箱船方面,集装箱服务需求作为一-种衍生需求,受世界的经济活动影响较大,短期波动比较频繁。且此前自2020年末以来集装箱船在- -年多一致占据新船订单的最大份额,在全球高通胀压力下受世界经济活动影响较大的集装箱船承压较大。
  与集装箱船与散货船不同,LNG船基本维持了此前运价的增长趋势,站在当下时点,考虑到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之变与即将到来的冬季供暖需求;结合LNG船建造难度大、技术门槛高、拥有建造能力的船厂数量少与建造周期长的特点,我们认为短期内LNG船的供需关系仍难发生根本性变化。
  当前民船市场最主要的下游客户海运领域正在经历此前相对少有的风格变化与某些船型的运价周期背离,站在在海运风格转变的当下可以预计后续民船市场也有望伴随海运运价的变化进行调整。我们认为,后续民船市场的表现与此前航运运价普遍上涨导致的整体抬升不同,后续民船领域的机会在于跟进关注细分领域的新船订单变化,从将船舶行业作为整体考虑变为关注、把握细分船型的相关机会。因此,我们维持此前判断,即应关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领域的相关机会。
  三、本月军船主要观点: .
  经过“十三五”时期与“十四五”前两年我国的军用舰艇实现了数量与质量的双重突破,人民海军正在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目标迈进。因此,从世界海军史的规律上看,对我国海军这--阶段的发展应当重点关注海军技术的积累。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对军船行业的发展判断也应和此前有所区别,从关注型号逐渐转变为对技术的关注。
  以美国为例,美国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于驱动军用舰艇未来发展的技术已经较为敏感,往往可以在技术的发展期对其应用市场进行提前评估预估,在完成利用资本市场助力军用技术发展的同时确立公司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舰艇的核动力技术中采用的国家实验室研制,军工企业承制便是美国资本市场助力舰艇先进技术发展并从中获利的经典案例之一。
  对于我国而言,2022年是我国军用舰船领域表现较为突出的一年,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后续我国舰船领域的发展核心仍然是聚焦先进舰用技术。我们认为,可以预期的是,后续诸如舰载电磁装备与舰载无人装备等先进技术会持续完成“上舰”,关注先进技术在舰船领域的推广应用应当是下一-阶段军船领域的核心投资逻辑之一。
  今年以来,俄乌冲突正面爆发,俄罗斯与北约多款新技术、高性能武器参战。对抗性是武器装备的主要性质之--,战争是检验武器装备对抗性的最主要手段。在此次俄乌冲突中双方海军暴露出来的问题诸如应对无人装备的电子战能力不足、舰载电子信息设备陈旧、无人装备应对经验不足、对水面、空中小目标的发现、打击能力欠缺、损管能力有待提升等,都是我国践行军船高质量发展的一-记良药。也进-一步明确了提升核心技术才是军船发展的唯一-出路,在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可以预计对新域新质武器装备的研发投入会是我国下一阶段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未来军船领域的发展投资机会,应当从此前关注具体型号,从型号放量角度判断发展趋势的投资逻辑改为关注舰船领域核心技术的应用实践,从技术应用角度判断未来趋势。应关注:
  1.二十大中提出、强调的“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在舰船领域的使用,如无人艇、舰载反无人装备系统等。
  2.对抗性是武器装备的核心属性之-一,持续跟踪国外海军武器装备发展:动态,关注反制装备技术的发展,如应对美军高能激光武器.上舰和反制无人装备系统等。
  3.关注我国已完成上舰应用的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可能性,如今年6月17日下水的“福建”号航空母舰上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装置,电磁弹射器的应用说明我国舰用电磁发射技术日趋成熟,有望在其他电磁、电力领域推广、应用,如舰船综合电力系统、舰载高能武器等。
  四、建议关注: .
  船舶产业链:湘电股份(综合电力系统、船用电机)、中国船舶(船舶总装厂)、中国重工(船舶总装厂)等
  四、风险提示: .
  1.疫情发展仍不确定,导致国内宏观经济承压;
  2.部分地区疫情反复,船舶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
  3.军品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型号进展可能不及预期
  4.近期外汇市场波动较大,船舶产业受外汇波动影响相对较大,易受汇率波动导致影响企业营收水平;
  5.我国船用设备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我国本土船用设备装船率不足50%,柴油机、发电机、电子设备、仪表仪器等船用设备需大量进口,易受贸易禁售与汇率波动影响。
  6.行业为长周期性行业,涨跌幅受行业周期影响较大,可能在某段时间会出现业绩和估值不匹配。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