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非银金融行业交易所市场跟踪:港交所持续完善产品体系,建设面向未来的领先市场-221115

《兴业证券-非银金融行业交易所市场跟踪:港交所持续完善产品体系,建设面向未来的领先市场-221115(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非银金融行业交易所市场跟踪:港交所持续完善产品体系,建设面向未来的领先市场-221115(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今年以来,港交所推出系列重要服务如公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文件、开通ETF互联互通、筹备互换通、推出国际碳市场等,持续完善产品体系,我们梳理了近期港交所的重要事件以供参考。
上市方面,2022年10月19日,港交所发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文件,以吸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五大行业(合称为“特专科技行业”)公司。港交所以收益门槛将特专科技行业公司区分为商业化公司和未商业化公司两类,对两类公司在预期市值、收益、研发开支、营业记录期、第三方投资等方面提出要求。就IPO相关问题,港交所在定价流程、自由流通股、发售规模、信息披露等方面均提出要求。就IPO后相关问题,港交所对控股股东、公司关键人士设置12个月(已商业化公司)/24个月(未商业化公司)禁售期,对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设置6个月(已商业化公司)/12个月(未商业化公司)禁售期,同时对于未商业化公司具有持续披露的要求。
交易方面,港交所持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拓展产品新类别。1)2022年7月4日起,沪深港通正式纳入符合资格的ETF,资格准则对ETF类型、ETF及其跟踪标的的上市期限、相关资产规模、相关指数成分股权重等提出要求。第一批合资格名单中沪、深股通分别有53只和30只ETF产品,总资产管理规模达人民币2.01万亿元。港股通首批共4只符合资格的ETF,对应总资产管理规模达5291亿港元。2022年10月,ETF通北向通、南向通日均成交额分别达到6.3亿元和150亿港元。2)2022年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监会、香港金管局就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互换通”)发布联合公告,准备工作预计需要6个月左右。互换通将与债券通形成独特的协同作用,便利持有内地债券的国际投资者管理利率风险,提升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债市的兴趣。3)2022年10月28日,港交所正式推出香港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为亚洲以至全球提供自愿碳信用产品及工具交易。
港交所通过系列措施丰富上市资源和品种,提升新股集资市场吸引力;拓展产品生态圈,互联互通持续扩容,巩固香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角色。一方面,从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吸引众多医药和新经济公司情况及美国/中国内地样本比较来看,我们认为本次针对特专科技行业的上市制度或能吸引更多高科技公司来港上市,进一步改善香港市场的上市公司结构,吸引各地资金流入,改善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港交所持续推出从ETF到衍生品到国际碳市场,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吸引来自中国内地和海外的投资人。互联互通机也持续扩容,港股通下的ETF交易为内地投资者投资海外市场提供了重要渠道。此外,2022年9月,中国证监会宣布了三项扩大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合作的新举措,包括扩大沪深港通股票标的范围、支持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币交易柜台、支持香港推出国债期货。这些突破性举措都将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香港的超级联系人地位更为突出,港交所作为中国首选的离岸融资中心和离岸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将得到提高。
风险提示:沪港股通交易增长不及预期;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不及预期;疫情持续对各项业务造成的负面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