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利率专题:还有多少”供销社债“?-221115

《民生证券-利率专题:还有多少”供销社债“?-221115(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利率专题:还有多少”供销社债“?-221115(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日湖北日报一则新闻《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引发热议。针对于供销社再度“走红”,本文聚焦于此展开探讨。
供销社发展得怎么样?
供销合作社是农民在流通环节中的合作,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从事供应和销售方面业务。组织结构上看,全系统以基层社为主体,近年来快速发展,而县及以上供销社数量相对稳定;经营情况上看,农产品、消费品为主,服务业快速增长。
不难看出,供销社正逐步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那么供销社系统是如何发展至今的?
供销社系统是如何发展至今的?
首先从供销社当前发展定位来看,与初期职能相比,当前供销社更加突出贯彻“三农”工作方针政策,同时也承担政府委托的公益性服务和其他任务,发展电子商务,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指导社有资产运营,其目的也更好履行为农服务职责。进一步从历史沿革来看:
(1)1949-1957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供销社在全国快速发展;(2)1958-1994年,与国营商业“三合三分”,这一阶段也是对供销社本质属性的历史之辩;(3)1999-2005年,在政策支持与市场化改革之下,供销社逐步构建以企业为龙头、以连锁经营为主要业态的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络;(4)2006-2012年,“新网工程”加快建设,逐渐成为地方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壮大供销社实力的重要支撑;(5)2013年至今,供销社助力乡村振兴,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部署,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
总结而言,从与国营商业“三合三分”,到重点发展现代流通网络,再到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起伏变化之中,供销社的性质、功能和定位也愈发清晰明确:党的领导是供销合作社最本质的特征,为农服务是供销合作社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落实到债券市场而言,当前还有哪些供销社发债主体?
供销社发行主体逐步退出债市
截至2022年11月11日,供销社债券仅存续6只,存续规模合计53亿元,涉及3家供销社相关发债主体: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供销社投资管理中心、湖北省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总结而言,当前供销社概念发债主体陆续退出市场,从存续债券的发行主体来看,分析供销社发债主体资质,一看银行和政府支持力度,二看企业自身短期偿债与再融资能力:(1)供销社发债主体普遍具有主业盈利能力弱的特征,主因在于供销社主体主营业务与“三农”关系密切,经营利润率较低,但其资金需求又较大,故而更多依靠政府补助,对银行贷款与股权融资等外部融资渠道的依赖度也较高;(2)以上发债主体的债务结构普遍不佳,短期债务占比较高,需对其短期偿债与再融资能力予以关注。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基本面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