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房地产行业10月观察:“一”型走势的完成,核心矛盾转移-221115

《国泰君安-房地产行业10月观察:“一”型走势的完成,核心矛盾转移-221115(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泰君安-房地产行业10月观察:“一”型走势的完成,核心矛盾转移-221115(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报告导读:
年初我们判断全年销售情况在各季度之间的差异较小,整体呈现“一”型走势,季度间波动幅度不超过10个百分点,基本符合预期,低基数下的下滑需要重视。
摘要:
时至4季度,楼市销售进入低基数期,10月销售金额单月同比仍然下滑24%,属于低基数下的下滑,基本符合我们判断,市场预期的需求修复时间仍在后移。无论是克而瑞房企销售榜单数据显示的结果,还是统计局数据,均没有看到10月份的销售出现改善,反而统计局数据出现了再次下滑,考虑到2021年10月同期已经出现明显下滑,出现了低基数下的下滑,表现弱于市场预期。预计需求端的修复依然要滞后,整体呈现出震荡下行的销售增速判断。
地产投资进一步下行,至-16%,我们认为已经触底,后续将持续回升。与地产投资相关的拖累项,不仅在于拿地的下滑,也来自于停工后复工的低于预期,近期地产政策频出,停工将得到较大改善。对于拿地,我们认为将持续低迷,但考虑到2021年为拿地大年,2022年大幅度下滑之后,转为到2023年将不构成高基数问题,拿地的拖累将变得不明显,伴随停工的复工,预计地产投资的数据将逐步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均价进一步下行,即便认为高能级城市占比的提高,均价反应的就是房价的下跌。10月销售均价进一步下降至9687元/平方米,年内来看,高点为7月,此后逐月下行,考虑高能级城市占比的提升,均价的下行反应的是整体均价都有一定程度的下行,也即房价下跌的压力在加大。我们认为,当前的房价下跌并非超预期,已经计提在房企报表的减值和居民不买房的行为当中,但若持续下跌,对需求的恢复将带来的较大的困扰,造成政策效果的减弱。
不仅是供给端政策,考虑到2022年拿地市场已经是央国企占主导,2023年开始,房企信用问题已经不构成约束,需求端释放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当前我们并不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房企端的信用问题,随着央国企的占比逐步提高,且在2023年将直接体现为新增货值上,因此,我们认为核心变量将转移至需求侧,房价将成为下一阶段关注的重点,而非土地市场表现。当前环境下,我们认为金地集团、龙湖集团等有望得到重估,老玩家中的新势力依然是中期主角,受益中交地产、建发股份等,其他行业进入到地产的新玩家,仍然拥有强大的信用能力。也持续推荐老玩家的一线玩家,推荐保利发展、招商蛇口、万科A等。
风险提示:政府重新放开前融再走土地金融模式,市场需求加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