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建筑与工程行业专题报告:压缩空气储能,多少项目正在释放?-221115

《长江证券-建筑与工程行业专题报告:压缩空气储能,多少项目正在释放?-221115(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证券-建筑与工程行业专题报告:压缩空气储能,多少项目正在释放?-221115(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压缩空气储能:仅次于抽水蓄能的大规模电力储能系统
压缩空气储能,是指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电能用于压缩空气,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汽轮机发电的储能方式。压缩空气储能是除抽水蓄能之外,另一种可以实现大容量、长时间电能存储的大规模电力储能系统,具备以下应用优势:1)容量大:压缩空气储能规模仅次于抽水蓄能,适合建造大型电站;2)经济性好:建造运行成本低于储能电池、抽水蓄能电站;3)使用寿命长:持续工作时间长,使用寿命可达40-50年;4)发电效率高:压缩空气储能充放电循环多,效率可以达到60%左右;5)安全性高:压缩空气储能的原料是空气,不会产生爆炸、燃烧危险;6)地域受限少:可用地面储气罐替代自然地形,能够适用于自然条件无法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但具有大规模储能需求的地区。
新型储能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压缩空气储能“蓄势待发”
包含压缩空气储能在内的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因此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1)中央层面,大量支持政策出台,引导新型储能发展,将推动压缩空气储能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加快其技术示范应用和项目落地;2)地方层面,随着国家“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政策推进,截至2021年底,共20个省市发布风电光伏项目配储政策,对新能源项目装机的储能配置比例要求基本不低于10%,储能配置时间大部分为2小时。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储能配置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压缩空气储能应用规模。
压缩空气储能存在增量装机空间,目前已有部分项目释放
截至2022H1,国内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共25个,累计储能装机规模达到8797MW。其中,有7个示范项目已建成并网,储能装机规模282MW。处于招标、签约阶段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共6800MW,且多为100MW以上大装机项目,若上述项目均顺利落地,将为我国压缩空气储能带来较大增量,预计将增长24倍。同时,浙江、青海等8个省份公布了储能示范项目共167个,其中共有11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根据各省清单已披露的装机功率,该批示范项目中压缩空气储能总装机规模共660MW/2360MWh,上述项目积累将导致未来装机量爆发式增长。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驱动压缩空气储能快速发展
压缩空气储能具备特有应用优势,叠加政策红利与“风光储一体化”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进程,未来装机规模增长潜力大,发展前景可期。1)应用优势,压缩空气储能是仅次于抽水蓄能的大规模电力储能系统,可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调峰调频、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领域。2)政策支持,在双碳背景下,包括压缩空气储能在内的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之一,因此得到中央政策大力扶持,各省市配套出台的新能源项目配储政策,也为压缩空气储能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3)装机规模增速快:目前大量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处于招标、在建阶段,其规模接近已投运规模的24倍,能够保障压缩空气储能装机增速不断提升;根据现有招标项目计算,新增装机将达到6800MW;根据2022年各省市储能示范项目,未来进入招投标、可研阶段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还将迅速增加。
风险提示
1、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2、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