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医疗信息化行业点评:《“十四五”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较高中期IT目标!-221115

《申万宏源-医疗信息化行业点评:《“十四五”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较高中期IT目标!-221115(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医疗信息化行业点评:《“十四五”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较高中期IT目标!-221115(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期投资提示:
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对于医疗IT近期逐渐提高,实际已有多个政策催化:1)《十四五》规划提出,医院互联互通水平要求提升;2)2021年后,院内信息化新增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政策催化,预计将增加400亿以上建设空间;3)DRG/DIP继续推进,2025年底开始基本实现全域DRG付费,简单DRG模块即对应至少100亿以上增量空间。
《“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主要提升将在互联互通领域。《规划》提出了202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三级医院实现核心信息全国互通共享。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更加完善。我们认为本次规划整体偏纲领文件,除2025年互联互通外,提出具体、详细标准、且有明确时间点的新增要求较少,可能需要配合后续其余具体政策共同作用。
医院互联互通等级提升要求相比2018年实际更高。2018年8月22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三级医院要实现院内各诊疗环节信息互联互通,达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水平。相比而言,本次要求进一步提升: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三级医院实现核心信息全国互通共享。互联互通等级要求较复杂,本次新增2025要求并未做明确等级限定,我们初步判断约为三级医院达到四级至五级乙等(实现核心信息区域互联),二级医院达到三级至四级乙等(实现服务信息全院互联)。
而目前医疗互联互通水平仍较低。2021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二级及以上医院数量13400家,其中有50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通过3级及以上互联互通等级测评,我国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为3级及以上医院占比仅为3.75%。我们认为还有约500亿以上的增量建设空间。单医院从互联互通三级升级至四级至少需要500-700万元建设费用,假设有10000家医院需进行后续升级,则对应至少500亿以上建设空间。
整体来看,截至2025年,增量信息和建设空间约在1000亿元以上,包括400亿以上智慧服务评级空间,以及500-700亿以上的互联互通建设空间,若综合考虑电子病历和DRG等改造,则空间更大。
建议关注:1)卫宁健康:医院信息化领军,新产品Winex推广加速,院内信息化改造核心受益;2)创业慧康:区域卫生IT领军,持续推进“慧康云2.0”整体转型发展战略;3)久远银海:医保IT领军,受益于医保平台更新和DRGs局端建设;4)和仁科技:满足大型医院临床路径为核心、全科室覆盖的信息化需求,新一代医院一体化IT解决方案快速推广;5)嘉和美康:电子病历产品特色,临床业务高速增长。
风险假设:政策推广低于预期,医院信息化预算增加不及预测,云产品推广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