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东方盛虹-000301-三季报点评:产品价格下滑致Q3业绩承压,炼化逐步投产将贡献增量-221112

《国海证券-东方盛虹-000301-三季报点评:产品价格下滑致Q3业绩承压,炼化逐步投产将贡献增量-22111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东方盛虹-000301-三季报点评:产品价格下滑致Q3业绩承压,炼化逐步投产将贡献增量-221112(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7.08亿元,同比+16.17%;实现归母净利润15.77亿元,同比-59.9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42%,同比减少9.50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8.71%,同比减少9.10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3.37%,同比减少7.46个百分点。
其中,2022年Q3实现营收164.66亿元,同比+17.14%,环比-0.02%;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105.78%,环比-106.2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17%,同比减少3.03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2.84%,同比减少11.35个百分点,环比减少8.7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0.36%,同比减少8.46个百分点,环比减少6.11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主要产品价格下滑,公司Q3盈利承压
2022年Q3,公司实现营收164.66亿元,同比+17.14%,环比-0.02%;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105.78%,环比-106.20%。业绩出现大幅下滑,主要由于EVA、丙烯腈、涤纶长丝等产品价格出现下滑,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EVA市场均价达23759元/吨,同比+5.19%,环比-15.97%;丙烯腈市场均价达9520元/吨,同比35.56%,环比-16.45%;DTY市场均价达9346元/吨,同比-4.34%,环比+1.79%,产品价格下滑的同时,三季度产品生产更多使用前期二季度高价原料,因此盈利整体承受较大压力。
现金流方面,2022Q3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29.0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30.85亿元,主要由于原料价格高涨,致三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期间费用方面,2022Q3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0.29%/1.39%/3.22%,同比0.00/+0.43/-0.64 pct,环比-0.01/-0.31/+0.21 pct,期间费用控制良好。
丙烯腈价格触底反弹,EVA景气有望抬升
目前,公司通过子公司斯尔邦拥有丙烯腈产能78万吨/年,进入四季度,丙烯腈下游腈纶、丙烯酰胺及ABS行业开工逐步提升,带动需求稳步增长,丙烯腈价格也从底部开始回升,截至10月28日,2022年Q4丙烯腈市场均价达10457元/吨,环比增长9.84%。同时,受益于多晶硅产能的逐步投放,光伏新增装机量未来有望迎来高速增长,而EVA作为光伏胶膜上游原料,需求也将随着光伏快速发展呈高速增长趋势。而光伏级EVA在生产上具有一定难度,目前具备量产能力的厂家较少,未来随着光伏装机的快速增长,光伏级EVA仍将紧缺,景气有望抬升。公司拥有30万吨/年EVA产能,且具备生产光伏级产品能力,未来将持续受益。
炼化进入投产阶段,多项目驱动未来成长
2022年5月,盛虹炼化1600万吨/年一体化项目常减压蒸馏装置等首批核心主装置成功投料开车,项目正式进入投产阶段,预计2022年内项目实现全流程打通,全面达产开始贡献业绩增量;同时,公司800吨/年POE中试产线也已达产。除此之外,公司多板块持续扩张。炼化方面,公司投资55.73亿元建设2#乙二醇+苯酚/丙酮项目,项目包括10/9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和40/25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同时,公司拟投资60.34亿元建设POSM及多元醇项目,主要包括50.8万吨/年乙苯装置、20/45万吨/年POSM装置、11.25万吨/年PPG装置、2.5万吨/年POP装置。新材料方面,公司在建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投料试车;同时拟投资74.71亿元建设可降解材料项目(一期)工程,项目包括34万吨/年顺酐装置,30万吨/年BDO装置和18万吨/年PBAT装置,目前正处于项目前期阶段;同时,公司还将建设3套20万吨/年光伏级EVA装置、1套10万吨/年热熔级EVA装置。PTA方面,公司将投资39.39亿元建设240万吨/年PTA,目前处于前期阶段。随着相关项目的持续落地,公司未来呈高成长性。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综合考虑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情况及主要产品价格价差,对公司业绩进行适当下调,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5、86.39、129.54亿元,EPS为0.40、1.39、2.08元/股,对应PE为35、10、7倍,考虑公司未来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情况、新产能建设进度不达预期、新产能贡献业绩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环保政策变动、经济大幅下行、原油价格大幅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