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产业观察06期:【电池产业跟踪】IRA法案备受多方反对,后续或存转机-221111

《国泰君安-产业观察06期:【电池产业跟踪】IRA法案备受多方反对,后续或存转机-2211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泰君安-产业观察06期:【电池产业跟踪】IRA法案备受多方反对,后续或存转机-22111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美《IRA法案》备受多方反对,后续限制政策及补贴条件或存转机
早先韩国政府于8月底对《减少通胀法案》表示强烈反对,总统尹锡悦访美商讨补贴政策。11月1日欧盟要求美国对在美销售的欧洲生产的电动车及电池(材料)实行相同的税收补贴。11月5日日本政府警告美国《减少通胀法案》将危害日本企业后续在美投资。此外,多国曾对《IRA》法案发表强烈警告。
11月8日,据CCTV4报道,欧盟方面7日表示,因美国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破坏美欧之间“公平竞争”环境,欧盟已向美方发出书面警告,并将考虑采取报复性措施。
限制政策影响小,中国企业仍可实现全球的高份额
《IRA》法案旨在推进美国电动车供应链的本土化,2024年期采用“特别关注国”进口产品的厂商将不再享有补贴。较此前BBB法案,最终落地的IRA法案在美国新能源车税收抵免方面强调了供应链的限制,主要包括(1)车辆产地限制;(2)关键矿物产地限制;(3)电池材料产地限制;(4)被排除的实体限制;(5)销售限制,如售价限制、收入限制、车型限制等。
我们认为多数限制措施有望通过本土建厂、周边建厂、与美国车企合资等形式实现逐步突破,更多的不确定性来源于“被排除的实体限制”。我们认为:
(1)未来或存在更多突破方法。目前还没有相关认定的细节标准,如民营企业,国内企业在海外的子公司是否属于限制范围;
(2)大部分车企无法获取补贴,被限制的市场极小。2023年、2024年对应补贴新能源车为2万辆、12万辆,在美国整体销量中的占比极低。未来几年小部分的美国本土供应链会寻找中国以外的供应方案以获取补贴,美国市场需求的主体仍需依赖中国锂电产业链;
(3)限制政策下中国企业仍可实现全球的高份额。美国市场占全球份额小,且车企本身会在全球销售范围内进行供应链分配调整。比如将除美国之外的更大市场份额分配给中国企业,以弥补销往美国供应链调整的损失;
(4)美国电动化转型势在必行,急需中国供应链支持。预计到时存在多方博弈,法案的限制条件或有转机。
未来或将刺激锂电回收相关产业
锂电回收长期景气度明确。随着美国电动化转型的推进,美国电车销量或成为未来增速最快的地域板块。未来锂资源的受限前景锂电回收可做到将外来资源引入我国产业链内,进行封闭式循环。因此,锂电回收是长期解决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过高的根本途径。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售不及预期,材料交付延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