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汽车行业2022年10月销量点评:10月汽车产销环比下滑,出口销量创新高-221111

《中信证券-汽车行业2022年10月销量点评:10月汽车产销环比下滑,出口销量创新高-2211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汽车行业2022年10月销量点评:10月汽车产销环比下滑,出口销量创新高-22111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10月汽车批发销量实现250.5万辆,环比-4%,同比+6.9%,环比下滑系9月中下旬以来全国多地疫情散发,终端进店量环比下降。新能源汽车实现批发销量71.4万辆,同比+81.7%,维持高增长。我们认为若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春节前传统旺季叠加购置税减半、新能源补贴退坡窗口期,11、12月汽车行业产销量有望环比提升。
▍事项:2022年11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2年10月汽车产销数据,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汽车总量:10月实现销量250.5万辆,同比+6.9%。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10月,我国生产汽车259.9万辆,环比-2.7%,同比+11.1%;10月实现销量250.5万辆,环比-4%,同比+6.9%。10月汽车行业产销量同比维持正增长,环比略有下降,主要由于9月中下旬以来全国多地疫情散发,终端进店量环比下滑,动销受到一定影响。春节前一般为汽车消费的旺季,11、12月销量往往为年度高点,叠加22Q4为购置税减半、新能源补贴退坡窗口期,我们认为若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汽车行业产销量有望环比提升。
▍乘用车:10月乘用车实现销量223.1万台,同比+10.7%,出口表现亮眼再创新高。2022年10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实现233.4万辆/223.1万辆,环比分别-3.1%/-4.3%,同比分别+16.9% /+10.7%,其中传统燃油车国内销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2.5万辆(同比-8.3%)。10月乘用车出口27.9万台,环比+11.6%,同比+40.7%,单月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结构方面,自主品牌10月销量118.7万辆,同比+23.5%,自主品牌单月市场份额为53.2%,同比+5.5pcts。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800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365万辆,同比下滑-2.0%,商用车销量为435万辆,同比增长26.4%。在乘用车销量中,我们预计国内销量为2000万辆,同比-8%;但我们认为,明年乘用车的出口将成为一大亮点,出口销量预测为365万辆,同比+43%,料将有效对冲内需的波动。
▍商用车:10月商用车实现销量27.3万台,同比-16.2%。2022年10月商用车产量26.5辆,环比+0.8%,同比-22.7%;销量27.3万辆,环比-1.8%,同比-16.2%。1-10月商用车产销完成269.1/275.7万辆,同比分别-31.7%/-32.8%,累计降幅较1~9月分别收窄0.9pcts/1.4pcts。行业过去一年多的低景气度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既包括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六切换导致销量透支,也包括今年疫情所导致的物流受阻、人员流通减缓等因素。考虑到当前重卡板块龙头企业的估值和盈利能力已处于历史底部,安全边际强,我们重点提示重卡行业明确的抄底机会,并重点看好明年行业复苏的三个核心边际变量:(1)明年基建投资的刺激将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不可或缺的调控工具;(2)重卡行业的平均置换周期为7-8年,而上一轮重卡牛市销售(16Q4-21Q1)的重卡保有量预计将在23Q4起开启置换周期;(3)在众多初创科技公司、物流运营商和硬件厂商的合作下,商用车自动驾驶正在逐步实现场景落地,不断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拉动行业需求向上。
▍新能源车:10月销量71.4万辆,同比+81.7%。2022年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2万辆和7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7.6%、81.7%,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渗透率达到28.5%。分动力类型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8.1万辆/54.1万辆,同比分别+71.9%/+66.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1万辆/17.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倍/1.5倍。考虑到当前头部新能源车企订单充足,且预计Q4还有补贴退坡的抢装效应,我们维持全年新能源车销量685万辆的预测。同时考虑锂价和原油价格持续高位,我们继续看好今年PHEV的占比持续提升。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消费鼓励政策落地不达预期;积极政策因素并未完全显现;国际形势不稳定对产业链的负面影响。
▍投资策略:我们认为若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春节前传统旺季叠加购置税减半、新能源补贴退坡窗口期,11、12月汽车行业产销量有望环比提升。展望2023年,随着刺激政策的退出,预计2023年的乘用车内需总量将面临一定的波动,但出口销量有望成为对冲内需波动的新蛋糕。我们判断,新能源汽车增速也将在明年面临增速的下台阶,但长期的需求增长动力和行业的供给增加将继续在明年给板块带来结构性机会。
我们重点看好25万元以上高价格段的电动车市场扩容和智能化的快速演进,以及混动车型在明年的需求爆发。在零部件产业链上,智能化仍然是投资的主赛道,智能座舱、智能底盘、自动驾驶的渗透率正伴随新一代智能电动车的产品投放而快速升级。特别是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智能电动车企,在充分享受了智能化赛道的中国供应链红利后,也在加速反哺拉动产业链优秀的企业做大做强。
我们建议关注以下五类投资机会:1.在电动车赛道规模效应正在加速显现的整车企业,特别是在DHT/增程式混动赛道有布局的整车企业:理想汽车、比亚迪(A+H)、吉利汽车、广汽集团(A+H)、长城汽车等。2.智能化需求确定性强的零部件供应商,特别是特斯拉和蔚小理的核心供应商:经纬恒润、保隆科技、文灿股份、新泉股份、拓普集团、隆盛科技、旭升股份、华阳集团、中鼎股份、德赛西威等。3.受益于欧洲能源危机,具有全球替代能力的零部件企业:福耀玻璃、双环传动、继峰股份、星宇股份、科博达等。4.受益于行业格局优化和技术进步赋能的两轮车赛道的优质标的:爱玛科技、雅迪控股、八方股份等。5.行业最差时间已过,有望受益于基建刺激和置换周期到来的重卡行业和轻卡行业龙头:中国重汽A、中国重汽H、江淮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