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全球产业策略点评:站在业务交叉点,汇丰控股应何去何从?下一站,中东?-221110

《中信证券-全球产业策略点评:站在业务交叉点,汇丰控股应何去何从?下一站,中东?-221110(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全球产业策略点评:站在业务交叉点,汇丰控股应何去何从?下一站,中东?-221110(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汇丰控股(00005.HK)目前正积极推进“面向亚洲(Pivot to Asia)”战略。作为国际化大银行,我们认为汇控的业绩与其主营业务地区的宏观经济息息相关。目前,汇控的两大业务据点,中国香港和英国的经济环境均受压,而中国大陆的竞争格局又异常激烈。站在业务发展的交叉点,汇控应何去何从?我们认为,汇控或可重新投入中东市场。中东国家富裕,经济增长迅速,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加上英国殖民统治其直至上世纪70年代,在当地影响力较根深蒂固。汇控也在2007年由时任主席Stephen Green提出以亚太、中东和拉美地区为首的新兴市场战略,而新任CFO也是中东人,具备丰富的中东金融从业经验,市场也认为他将是CEO的接班人。因此,我们认为,汇控以中东作为下一个战场属万事俱备。
▍汇控以中国香港和英国两个成熟市场为主要业务阵地,“面向亚洲”的战略正在提速。2022上半年,英国为汇控业务贡献最大的区域,中国香港为第二。中国香港和英国分别贡献了汇控27.1%和34.8%的经调整列账基准收入,以及24.4%和27.6%的经调整列账基准税前利润。汇控早在2021年初表示,将加速“面向亚洲”的战略,并准备在未来五年向亚洲投资超60亿美元,其中财富管理业务35亿美元,商业银行业务20亿美元,环球银行业务8亿美元。过往两年,汇控也在积极进行资产出售(以欧美业务为主)和并购(以亚洲业务为主)活动,包括退出法国和美国的零售业务、计划出售加拿大业务、收购印度的资产管理公司和新加坡的保险业务,并增持汇丰前海证券股权至90%等。
▍最大股东要求分拆上市,双方存在较大分歧,或增加汇控业务开展的不确定性。汇丰控股的大股东中国平安曾于今年4月建议汇控将其亚洲业务分拆并独立上市,汇控管理层普遍持反对分拆的想法。我们认为,或许将增加汇控后续业务开展的不确定性。据华尔街日报8月报道,平安并未接受汇控反对分拆的理由,并称汇控需“紧迫和彻底的改革”。报道引述平安认为,分拆将为汇控带来250亿至350亿美元的额外市场价值,并释放出80亿美元的资本需求。
▍英国或难逃经济衰退,尽管新首相有望暂缓此前乱局,但政经危机尚未解除,或影响汇控的信贷损失提拨(ECL)。英国新一届政府能否带领英国走出滞胀困局成为焦点。随着新首相Rishi Sunak的上任,此前英国的“股债汇”危机和政坛混乱局面或暂告一段落。但经Liz Truss一役后,保守党已渐失民心,而各反对党要求提前进行大选的声音不断,因此英国政局或尚未完全明朗。此外,英国经济或也难逃“滞胀格局”。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胀水平,英国已连续第八次加息至目前的3%,英国央行也暗示经济将陷入衰退。加上俄乌局势推高能源价格,让欧洲整体的经济前景雪上加霜,对汇控的预期信贷损失提拨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或将抵消部分加息带来的利好。
前任“短命首相”Liz Truss曾于9月23日推出英国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减税组合政策,导致英国“股债汇”三杀。随后在10月17日,财政大臣Jeremy Hunt走马上任,将减税计划几乎全部撤销,加上Truss于10月20日宣布辞职,让英镑危机有所缓解。10月24日,前财政大臣RishiSunak当选保守党新党魁和英国新首相。Sunak和Hunt二人将于11月17日发布经济预算计划,当中或会大幅增税减支以减轻民众的能源负担。
然而,据《卫报》等报道,当前反对保守党的民众越来越多,各反对党,包括工党、自由民主党、苏格兰民族党等,也在强烈要求提前举行大选。根据法律规定,英国下一场大选不得晚于2025年1月进行。尽管Sunak表示“提前大选不可能发生”,但目前保守党已渐失民心。据财联社11月1日引述英国最新民调,若英国立即举行大选,工党将获得50%的支持率,保守党仅获27%。工党曾于8月表示反对提升能源价格上限,并指出将延长对北海油气公司征收暴利税的期限,该提议也对保守党造成较大压力。后续英国政府于9月底宣布将为企业用户使用的电力和天然气设定价格上限,相当于对冬季电力和天然气合同分别实施了大约50%和25%的折扣。
11月3日,英国央行宣布加息75个基点至3.0%,这是英国1989年以来加息幅度最大的一次,基准利率也达到了2008年末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英国市场普遍预期英国利率将于明年年底达到5.25%的峰值,但英国央行也暗示,预计峰值将低于市场预期。英国央行估计CPI同比数据或于10月份在略低于11%的水平见顶(9月为10.1%),但两位数的通胀水平或将持续数月,这将导致英国经济2023和2024年分别萎缩1.5%和1%,失业率到2025年底可能上升到6.5%(当前为3.5%)。
▍中国香港本地房地产市场或受制于加息,经济复苏还看何时与内地恢复通关,汇控息差优势或遭抵消。汇丰银行作为香港三大房贷按揭银行之一,我们认为,加息虽利好其息差收入,但也会对其本地房贷按揭业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香港中小企业也是汇丰银行的重要客户。虽然香港在9月底推出了“0+3”的海外入境新政,但我们认为,毕竟海外游客占比属少数,因此对本地消费业和中小企的提振效果仍有待观望。反过来大陆游客的回归才是对香港经济提振的关键,但何时能与内地恢复通关仍有待政策出台。因此,汇控的香港业务反弹仍需时日。
在全球加息环境下,美联储此轮的加息周期从今年3月开始。而在联系汇率机制下,中国香港亦不可避免地跟随美国加息,并已多次上调贴现窗基本利率至目前4.25%;1个月HIBOR已升至2008年以来的新高,从3月初的0.2%升至当前的3.2%。各银行也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P),汇丰于9月23日和11月4日两度上调最优惠贷款利率,从5%升至5.325%。美元兑港元汇率自9月开始不断逼近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管局已多次买入港元以稳定汇率。目前,香港银行体系结余已从今年4月的3376亿港元下降至最新的1000亿港元。
我们认为,香港加息固然利好汇控的利息收入,但汇丰银行作为香港房贷市占率最高的三大银行之一,也需警惕加息对香港本地房地产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土地和房屋供应增加也会对房产市场构成压力。根据刚出台的香港施政报告,土地和房屋供应将会是本届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全球产业策略专题—长和(00001.HK):穿越熊市折让明显,动荡市况防御首选》(2022/5/22)中也提到,香港新任特首或会为本地房地产市场带来不确定性。香港私人住宅指数今年以来呈下行趋势。9月最新数据为362.1,对比上月为369.7(环比下跌2.1%),去年9月为398.1(同比下跌7.1%)。据美联物业数据,香港2022年8-10月整体物业注册宗数分别为5238、4835和4443例,对比去年8-10月别为7875、7400和6250例。而房产咨询公司高力在10月发表的报告指出,预计香港二手房价今年或将下跌10-12%。
香港虽自9月26日起缩短海外或台湾入境香港的隔离期,由“3+4”改为“0+3”(即无需再进行酒店隔离,而所谓的3天“观察”其实可以上班上学,只是不能堂食)。但目前,香港跟内地的通关事宜仍有待中央政府首肯,而我们认为,内地游客才是提振香港经济的主力,除旅游消费外,内地商人/投资者赴港处理业务对经济推动同等重要。2019年,香港共有超5591万访港旅客,其中4377万人次来自内地(占比78.3%)。新政开放后,香港的入境人数虽有显著增长(从9月25日约7000人次上升至11月5日约13500人次),但增量以香港居民返港为主(从9月25日约5000人次上升至11月5日约10000人次),他们以探亲和换领证据等事宜为主要目的。而出境人数同样上升明显(从9月25日的约9000人次上升至11月5日的约14500人次),主要鉴于港人赴境外旅游的报复性需求。部分本地商家认为,港人在外消费,削弱了内需,对他们的业务属不利。海外游客方面,鉴于11月初有两项重要国际活动举行(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和国际七人橄榄球赛),对海外游客访港有明显刺激作用(从9月25日约400人次上升至10月中旬约1000人次,11月初进一步升至约1500人次),但活动结束后上升趋势能否延续仍待观望。
▍汇控欲在大陆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但中资银行的竞争压力不容小觑。我们认为,汇控在中国大陆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国际化的定位。但尽管大陆市场巨大,汇控的发展也势必面临“土生土长”的中资银行所带来的竞争压力。财富管理是汇控在大陆的发展重点,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将在亚洲1/3的投资投向大陆,汇丰也于2021年在大陆推出移动式财富规划服务“汇丰聆峰创投计划”,针对中产及富裕人群。汇丰的竞争对手包括: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与农业银行,5家处于中资私人银行的第一梯队。截至2021年底,5家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AUM)皆超过了1.8万亿元,合计客户超80万户。目前,汇丰在大陆的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仍处亏损阶段。汇丰并未披露其在中国大陆资产管理规模的具体数字,但在截至1H22的资产负债表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客户账项(CustomerAccounts)”总额为556亿美元。
▍中东经济增长迅速,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加上新任CFO的经验,有望成为汇控下一大战略阵地。
中东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但目前,对汇控业绩的贡献并不多。1H22,中东及北非(MENA)地区贡献了汇控5%的经调整列账基准收入和7%的除税前利润。不过,汇控在中东地区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业务布局可追溯至1959年对中东英格兰银行的收购,期后于2007年也有由时任主席StephenGreen提出以亚太、中东和拉美地区为首的新兴市场战略。我们也认为,鉴于中东地区被英国长时间殖民至上世纪70年代,其文化风俗与英国有一定的相似性,影响力也较根深蒂固,利好汇控的业务开展。
目前,汇控在中东地区也有一定的业务基础。2021年为中东地区(MENA)最大的债券承销商,规模达172.6亿美元,打败了渣打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和阿布扎比第一银行等竞争对手。今年10月,汇丰又表示将扩大阿联酋的私人银行业务,针对可投资资产超200万美元的客户,阿联酋也成为了汇丰第11个国际私人财富中心。值得一提的是,汇控新任CFOGeorges Elhedery本身就是中东人(出生于黎巴嫩),此前的就职经验也以中东、北非等区域(MENA)为主,对当地的业务环境和竞争格局熟悉,而市场也认为他将是CEO的接班人。因此我们也不排除,汇控将重点发展中东业务,且已万事俱备。
在IPO市场,中东地区今年的项目数量和规模皆达到了新的高峰。据彭博和安永数据,今年上半年,中东地区共有24个IPO项目,累计融资114亿美元(对比去年同期仅12亿美元),对比欧洲上半年累计融资42亿美元(94个项目)和全球上半年累计融资954亿美元(630个项目)。在债券市场,中东地区2021年累计发行债券约3440亿美元,对比全球约26.7万亿美元的规模(其中英国和中国香港分别约5814亿和1072亿美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资产管理方面,据BCG数据,中东地区2021年的AUM同比增长16%至1.2万亿美元,远超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但对比全球112.3万亿美元的规模(其中欧洲为26.5万亿美元)同样空间广阔。展望后市,IMF预测中东、中亚地区2022和2023年的经济增速分别高达5.0%和3.6%,对比全球平均水平3.2%和2.7%。
以海湾六国为代表的中东地区资源丰富,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俄乌冲突下飙升的能源价格更令这些石油出口国受益。据IMF和海湾统计局数据,2021年,海湾国家名义GDP达1.68万亿美元,同比上升18.4%,占全球经济(96.3万亿美元)的1.75%,排名第12位,对比2020年的1.67%和第13位。尤其是卡塔尔和阿联酋2022年的名义人均GDP预计分别高达8.3万和4.8万美元(根据IMF),对比发达国家的5.3万和全球的1.3万美元,其余海湾国家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适逢本届世界杯将于11月20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主办,也有望为其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卡塔尔世界杯组委会表示,预计世界杯可带来高达170亿美元的收入;此外,在世界杯期间,预计将有超100万名海外游客入境卡塔尔(对比2019年全年卡塔尔入境游客约200万人次)。
中东也是“一带一路”计划的重要区域,近年来营商环境在各国政府的积极政策下正在不断改善,吸引众多外商前去投资,带来更为长远的发展机会。2021年9月,阿联酋启动“50年项目”国家计划,目标到2030年吸引共计1500亿美元的FDI。2021年10月,沙特阿拉伯发起规模达万亿级的国家投资战略,目标到2030年将每年FDI提升到1000亿美元以上,对比2021年阿联酋、沙特、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分别吸引FDI约207亿、193亿、1810亿和1407亿美元。据Investment Monitor,阿联酋和沙特的FDI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印度等国家,阿联酋同时也是沙特重要的FDI来源国。
▍风险因素: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中东地区经济发展不及预期;汇丰面向亚洲战略推进不及预期等;中国香港本地楼市持续承压;中国香港市场资金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