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年度策略:蓄势待发,把握修复三重奏-221109

《华泰证券-年度策略:蓄势待发,把握修复三重奏-221109(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年度策略:蓄势待发,把握修复三重奏-221109(38页).pdf(3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3年港股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把握流动性、消费、性价比修复主线
2022年港股在内外冲击扰动下继续下行,国内稳增长和海外抗通胀是市场交易主线,分别对应全年分子端与分母端的压制力。当前至明年底,我们认为港股有望在夯实底部后迎来修复,22Q4至明年初美元指数冲顶压力下港股底部震荡,22年报有望见盈利修复、23Q1见估值修复及AH溢价筑顶,此后港股有望相对A/美股取得超额收益,23年港股或迎来戴维斯双击。23年市场结构或再度切换,新经济有望显著占优。中概回港上市最快在23年初出现,新增融资压力整体可控,若投资者集中被动减持则或面临小幅流动性冲击。行业关注全球流动性钟摆、消费重启和AH溢价的三重修复趋势。
2023年大势:盈利、估值双重修复,后三个季度行情更坚实
2023年港股盈利增速或呈现先升(23H1)后平(23H2)趋势,全年归母净利同比增速预计+16.4%;风险溢价较当前有所修复,合理PETTM预计回升至8.27x,核心因素为美元指数回落、PPI触底回升。性价比角度,目前港股ERP位于自08年以来94%分位数的极端区域(高于各主要市场股指)、AH溢价位于08年以来98%分位数,具备配置价值;节奏上,22年报港股盈利增速、港股估值有望筑底,而AH溢价指数或随美元指数在23Q1筑顶而筑顶,对应23年全年港股市场有望在盈利修复起量和估值修复回升双重带动下向上,AH溢价指向后三个季度超额收益行情更坚实。
2023年风格:新旧再交替,新经济占优
22年港股市场旧经济风格占优,与21年新经济风格占优交替,背后的推力是持续高企的通胀及海外流动性持续收紧。23年新旧经济风格有望再度发生交替,新经济风格有望重新占优:①23年库存周期与科技周期均有望回升,且科技周期弹性更大(23H2全球半导体周期回升+AR/VR及智能车产业逻辑强);②23年新旧经济业绩剪刀差或明显回升42pct至41.5pct;③23Q1美联储加息周期大概率结束、美元指数有望筑顶,海外流动性总量与分配双压或将迎来“转机”,“新经济”有望释放弹性;④相对性价比角度,港股“新经济”AH溢价所处历史分位明显更高,对资金的吸引力更强。
2023年中概股:年报季是重要观测时点,流动性冲击大概率整体可控
根据《外国公司加速问责法草案》,若中概股在发布23年年报后仍无法满足PCAOB对其审计底稿的检查要求,则将面临着从纽交所/纳斯达克强制摘牌的可能;此外若上述法案通过,交易禁令或被提前至22年年报公布后(23年2月)。中概股回归港股上市或是其主流选择之一,除去已回归的中概股,我们筛选出50家符合港股上市条件的公司(满足双重或二次上市条件)。潜在流动性压力方面,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或双重上市给港股带来的新增融资需求整体可控,此外部分投资者由于交易、账户限制等无法将ADR或者美股普通股转换为港股,对应被动减持也会对港股造成小幅流动性冲击。
2023年行业配置:寻找拐点共振的标的
23Q1或将迎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拐点,利好长久期利率敏感性资产;线下经济重启→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弹性释放,相关受益品类业绩有望弹性显现;AH溢价指数显示当前港股配置性价比高,预测显示AH溢价或在23Q1筑顶、后续回落期港股超额收益(相对A/美股)概率高。由此出发,综合考虑三重拐点因素共振,建议关注:①硬+软科技:软件与服务(利率敏感+消费复苏);②广义可选消费:耐用消费品与服装(利率敏感+消费复苏)、汽车与汽车零部件(消费复苏+AH溢价);③带有社交属性必需消费:啤酒、调味品;④大医药(利率敏感+消费复苏)。
风险提示:地产销售不及预期,联储收水节奏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