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军工电子行业月报:信创和自主可控之基-221106

《中航证券-军工电子行业月报:信创和自主可控之基-221106(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军工电子行业月报:信创和自主可控之基-221106(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0月中航正券军工电子行业指数〔+14.83096),国防军工(申万)指数(+11.639%6),中航证券军工电子行业指数跑赢国防军工〔申万〉指数3.20个百分点。
上证综指〔-4.336),深证成指(-3.5496),创业板指(-1.046》;
月度涨幅前三:理工导航(+46.93%6)、景嘉微(+41.090%)、盛路通信(+38.5296);
月度跌幅前三:鸿远电子(-6.820%6),航锦科技(-6.57%6),宏达电子(-0.20%%).
二、本月主要观点:
(1)军工电子三季报表现稳健,资产负债表多项指标揭示在手订单充足、需求饱满。
2022Q1-Q3军工电子企业业绩同比增长8.66%。截至10月31日,军工电子企业披露2022三季报业绩,其中32家实现正增长,军工电子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94%,实现归母净利润+8.66%。Q3单季度业绩环比下滑17.189%。Q3单季度看,军工电子企业实现营收环比-10.44%6,实现归母净利润环比-17.18%,其中17家环比增长。行业整体还是受到成都等地区疫情、限定影响。
资产负债表揭示军工电子企业订单充足、需求饱满且积极备货,景气度无忧。从资产负债表来看,2022Q1-Q3家军工电子企业存货959.24亿(+19.38%),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合计386.6亿(+23.040%6),应收账款和票据合计1235.41亿(+19.20%),应付账款+票据合计880.56亿(+15.419%6。2022年三季报资产负债表多项指标〔存货、在建工程、应收账款、票据、应付账款、票据)验证了军工电子企业订单充足、需求饱满且正在积极备货。我们认为三季度业绩表现来看,受到疫情、成都限电等不利因素引起了业绩短期波动,军工电子板块内部分化显著。
①军工芯片、军工电源环节伴随国产替代提速持续释放业绩。
②TR组件环节受益三方面逻辑:一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将逐渐替代机械扫描雷达、无源相控阵雷达成为主流;二是导引头作为精确制导武器价值最占比最高部分,受益于精确制导武器消耗属性带来的增长空间;三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体制迭代带来T/R组件数量级的大幅提升,子板块进入高景气周期。
⑶被动元器件环节中单一品类公司增速放缓,宽谱系平台型公司高增长持续。
④军工电子元器件第三方检测业务迎来发展机遇期,增长稳健
2023年将是诸多军工电子企业新产能落地首年,保证了企业未来两到三年的业绩增速,有助于市场对板块2023年估值提前切换。
(2)美对中国出台多项科技制裁措施,信创主线表现突出。在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华芯片实施新的出口管制以及“芯片与科学法案”落地等背景下,10月份,中国软件(+68.580%)、卫士通(+32.079%’及中国长城(+30.56%)等多个信创产业相关上市公司领涨,也凸显出市场对以信创为代表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概念保持了高度关注。作为中长期投资主线,自主可控的逻辑虽短期难以完全兑现至业绩,但国内巨大的市场使其存在消化高估值的可能。我们认为,军工整个行业具有天然的自主可控“属性"”,军工电子及信息化等自主可控的细分重点领域均具有长期关注价值。
(3)行业估值水平反弹至历史中枢水平,行业景气度无忧。2022年4月25日,中航证券军工电子行业指数跌至2018年来0分位,主要受到“陆军侣议书”和“电子元器件名录有关通知”两个事件影响引发担忧造成杀估值,然而,行业景气度上看,军工电子公司正处于积极扩产或产能爬坡阶段,需求端无需担忧。10月以来,指数已反弹至2018年来书%分位,处于行业中枢水平。高端电容等公司估值水平具有较高性价比。
三、建议关注
紫光国微、复旦微电(芯片),大立科技(红外制导),新雷能(军工电源),雷电微力(TR组件),振华科技(军工电子元器件),火炬电子、鸿远电子、宏达电子(高端电容),智明达《嵌入式计算机),中国软件、中国长城《信创D)。
四、风险提示
①疫情发展仍不确定,军工电子企业受到交付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