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键凯科技-688356-2022年三季点评:局部疫情因素扰动单Q3季度,PEG应用全方面拓展打开远期成长天花板-221107

上传日期:2022-11-07 17:34:22 / 研报作者:陈竹韩世通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键凯科技-688356-2022年三季点评:局部疫情因素扰动单Q3季度,PEG应用全方面拓展打开远期成长天花板-221107.pdf
大小:27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键凯科技-688356-2022年三季点评:局部疫情因素扰动单Q3季度,PEG应用全方面拓展打开远期成长天花板-221107

中信证券-键凯科技-688356-2022年三季点评:局部疫情因素扰动单Q3季度,PEG应用全方面拓展打开远期成长天花板-221107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键凯科技-688356-2022年三季点评:局部疫情因素扰动单Q3季度,PEG应用全方面拓展打开远期成长天花板-22110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键凯科技-688356-2022年三季点评:局部疫情因素扰动单Q3季度,PEG应用全方面拓展打开远期成长天花板-22110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医用聚乙二醇及衍生产品研发生产企业,具备核心技术专利/Knowhow护城河,随着下游客户商业化产品的终端放量和临床,预计未来几年收入有望持续高速增长趋势;此外,在聚乙二醇衍生物材料和自主研发产品业务双轮驱动下,公司坚持新技术、新应用研发持续创新投入,有望打开远期空间;同时公司盈利模式多元化,预计未来自研产品权益转让收入将带来业绩新增量。综上,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45倍PE,对应目标价220元,维持“买入”评级。
  ▍局部疫情反复因素扰动单Q3季度,剔除LNP商业化订单影响后,公司收入/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收入3.21亿元,同比+22.59%;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亿/1.57亿元,同比+16.03%/+20.72%。单Q3营收1.06亿元,同比+0.09%,同比基本持平,环比略有下降(公司22H1末在手订单达2.78亿元,我们预计全部合同将于下半年确认收入,因此我们判断22Q3的收入波动主要是,局部疫情反复和运输等因素对于研发生产项目执行进度的影响,以及2021年有较大的LNP商业化相关收入所致);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79/6107万元,同比-12.86%/15.95%(我们判断,单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和公司2021年7月参与认购的“君联惠康”股权基金的公允价值变动相关。22Q3公允价值变动为-1317万元,去年同期为+649万元。)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产品销售收入2.69亿元,其中国外LNP商业化产品订单收入2,475.34万元;2021年同期,公司产品销售收入2.31亿元,其中国外LNP商业化产品订单收入3,946.92万元(我们判断其中较大比例是21Q3确认收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6.32%,若扣除国外LNP商业化产品订单收入后产品收入2.44亿元,较上年同期同口径收入相比增长27.36%。2022年前三季度,扣除国外LNP商业化产品订单收入净利润影响后,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同口径相比增长30.04%,扣除国外LNP商业化产品订单收入净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同口径相比增长37.79%。
  ▍加码研发投入+扩充产能,巩固PEG领域领先地位,打开远期成长天花板。
  —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78%/11.14%/19.13%/-4.22%,同比-0.08/0.24/+5.25/-3.57pcts (共计+1.84pcts,我们判断财务费用的变动主要是汇兑收益所致)。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围绕PEG平台,有节奏的推进自研药物/器械相关创新产品;我们预计未来公司研发费用率将根据营收和项目进度维持相对稳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85.14%,同比-1.04pcts。剔除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后,毛利率为86.72%,同比-1.46pcts;归母/扣非归母净利率分别为51.47%/48.98%,同比-2.90pcts/0.76pcts。毛利率变化主要系为公司国内外销售占比变动,以及国外销售收入产品结构变动所致。单Q3毛利率为85.01%,同比-3.36pcts,环比+0.84pct;归母/扣非归母净利率为50.65%/57.51%,同比-7.53pcts/+7.86pcts,环比-1.20pct/+11.04pcts。
  ——10月31日,公司发布公告,拟增加医用药用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产业化与应用成果转化项目投资规模,原项目投资总额为15,183.93万元,现增加为44,042.13万元,增加投资部分拟使用此前的超募资金11,713.45万元,剩余部分由公司自筹。此次变更,将建筑面积增加至32428.19 ㎡,增加面积12,947.59 ㎡。增加投资规模后,新项目新增了1条多臂聚乙二醇、6条聚乙二醇衍生物生产线,并具备了注射用PEG衍生物凝胶、抗体偶联药物、PEG化蛋白和小核酸药物的生产能力。此次调整,旨在支持公司瞄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促进聚乙二醇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完善公司的泛聚乙二醇材料及研发平台,以材料创新引领生物医药创新。
  ▍风险因素:核心技术迭代风险;技术及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风险;创新医药产品研发失败风险;知识产权泄密或被侵害的风险;下游终端产品市场推广或生命周期管理不利的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医用聚乙二醇及衍生产品研发生产企业,具备核心技术专利/Knowhow护城河,随着下游客户商业化产品的终端放量和临床,我们预计其未来几年收入有望持续高速增长趋势;此外,在聚乙二醇衍生物材料和自主研发产品业务双轮驱动下,公司坚持新技术、新应用研发持续创新投入,有望打开远期空间;同时公司盈利模式多元化,预计未来自研产品权益转让收入将带来业绩新增量。考虑海外LNP相关业务和国内生产执行受到局部疫情反复影响,调整公司2022-2024年EPS预测至3.67/4.84/6.29元(原预测为4.05/5.60/7.67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50x/38x/29x。参考当前可比公司(阿拉丁、纳微科技)2023年平均PE 47倍(基于Wind一致预期),给予公司2023年45倍PE,对应目标价220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