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储能行业观察3:全钒液流电池落地GWh系统集采,单位成本持续下降-221107

上传日期:2022-11-07 12:30:51 / 研报作者:华鹏伟林劼华夏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储能行业观察3:全钒液流电池落地GWh系统集采,单位成本持续下降-221107.pdf
大小:26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储能行业观察3:全钒液流电池落地GWh系统集采,单位成本持续下降-221107

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储能行业观察3:全钒液流电池落地GWh系统集采,单位成本持续下降-221107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储能行业观察3:全钒液流电池落地GWh系统集采,单位成本持续下降-22110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储能行业观察3:全钒液流电池落地GWh系统集采,单位成本持续下降-22110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期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应用迎来加速变化,国内首个GWh级别系统集采公示中标候选人,系统单位能量成本快速下降,同时随着全球目前最大的百兆瓦级别储能电站的一期项目投运,全钒液流电池路线的应用优势有望不断显现,产业化投资机遇值得关注。
  ▍全钒液流电池迎GWh系统集采,市场空间超预期开启。11月3日,北极星储能网更新中核汇能2022-2023年新能源项目储能系统集中采购的中标情况,本次采购共分为三个标段总容量5.5GWh——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集采第一标段为1G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且为框架采购、包括多个具体项目,预计后续会有更加详细的项目应用信息。但同时这也是国内首次执行GWh级别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采购,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十四五”期间多种长时储能技术并举发展的局面中,全钒液流电池技术产业化继续提速,市场空间有望迎来超预期开启;另一方面,本次集采也可以进一步观察全钒液流电池技术的降本情况,伴随产业化提速市场也有望更加清晰地认知该技术的运行优势。
  ▍单位能量成本快速下降,商业化项目多点待发。本次全钒液流电池的集采预中标候选人包括五家公司,分别是大连融科、伟力得、液流储能、武汉南瑞(国网英大)、山西国润。从五家中标候选人企业的平均报价来看,系统投标平均的单位能量成本为3.1元/Wh,较我们《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储能系列报告专题三—长时储能大有可为》(2022-10-23)中统计的2021-2022年代表性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平均单价3.5元/Wh进一步下降,且中标候选人第一名大连融科投标单价为2.65元/Wh,所有候选人中最低报价为2.2元/Wh(液流储能)。伴随各项长时储能产业化的加速和大型项目的批量化落地,我们预计新型技术的单位能量成本下降通道将加速开启,后续可持续跟踪各技术路线代表性项目的造价变化,建议关注技术与项目成熟度提升,带来商业化应用性价比的不断提升。
  ▍全球最大项目一期投运,应用侧优势有望持续显现。10月30日,目前全球功率、容量最大的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大连恒流储能电站一期工程正式并网运行,总建设规模为200MW/800MWh,一期并网项目为100MW/400MWh,未来通过大连恒流储能电站的运行,可以进一步观测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的调峰乃至于实现一次调频、调压、黑启动等功率型辅助服务。因此,我们看好未来全钒液流电池对电力系统运行提供进一步的综合化支撑,建议关注其在应用端相较其他长时储能技术的功能提升以及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管理与电网系统的交互环节的发展机会。
  ▍风险因素:新能源装机增长不及预期;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不及预期;容量电价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商业化项目推广缓慢;上游资源品价格上涨。
  ▍投资策略。“十四五”期间多种长时储能技术并举发展,全钒液流电池技术方兴未艾,产业化与商业化预计均会迎来快速发展,建议未来关注降本节奏、路径和系统建设所带来的投资机遇——建议关注上游资源品主要供应商钒钛股份;建议关注液流电池技术储备与布局企业国网英大、东方电气(A+H)、上海电气(A+H)、西子洁能及其他未上市企业的发展情况;建议关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系统的交流侧管理与一体化集成商国电南瑞。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