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个人养老金正式落地,对资本市场影响几何?-221105

《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个人养老金正式落地,对资本市场影响几何?-221105(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债市聚焦系列:个人养老金正式落地,对资本市场影响几何?-221105(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11月4日,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同时,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中国银保监会也就《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证监会也发布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正式稿。一天之内四大政策文件齐出,个人养老金正式落地,将会给现有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也将会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的源头活水。本文将作出详细分析。
▍一天之内四大政策文件齐出,个人养老金正式落地。11月4日,五部门一天之内推出了四份监管文件,标志着个人养老金正式落地,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次《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基本上是对此前国办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的一些细节扩充。最值得注意的是,参与个人养老金需要开设两个账户——个人养老金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商业银行是最重要的渠道。《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则是对此前国常会提出的“个人养老金采用EET模式,领取时实际税负由7.5%降至3%,时效追溯至2022年1月1日”进行了制度化明确,领取养老金将直接按照3%进行缴税。此外,银保监会、证监会也发布相关配套文件,为个人养老金落地铺平了所有道路,我国养老金融发展将迎来新的阶段。
▍对各类养老金融产品的影响:(1)银行系: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从中可以看出银行是个人养老金最重要的参与渠道,养老理财等产品有望“近水楼台先得月”,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截至2022年11月5日,养老理财产品存续数量达到49只,规模已经超过973亿元,特定养老储蓄试点也已经启动,2022年11月开始,由四大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先试行1年再逐步推开。(2)基金系:《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正式稿)》,相比《征求意见稿》,最大变化在于拓宽了养老目标基金准入范围。2022年3季度共有135只养老目标基金可以纳入投资范围,总规模达到900亿,占全部养老目标基金规模的96.22%,比《征求意见稿》规定多出27只,规模增加119亿,扩容明显。(3)保险系:此前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效果欠佳,本次《关于促进保险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将年金、两全保险均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保险系个人养老金产品大扩容,未来发展有望追上养老理财和养老目标基金的脚步。
▍个人养老金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1)目前纳个税人数较少,可参考德国里斯特养老金和我国新农合的成功应用,对特定人群进行直接补贴或可发挥杠杆效应,有效扩大个人养老金的参与范围;(2)对于税收优惠力度不够的问题,考虑到我国个人所得税仅为全部税收收入的8.1%,可参照日本,可对不同人群抵扣上限进行分档,适当扩大优惠幅度;(3)为进一步拓宽个人养老金来源,可参考美、日完善第二、三支柱账户的转存制度,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
▍养老金融发展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美国养老金入市极大推动了共同基金的繁荣,目前美国共同基金资产中有47%来自于DC计划和IRAs计划,预计养老金入市将极大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繁荣发展。就具体投资标的而言,目前债券类资产仍旧是养老金的第一选择,但未来随着养老金增值需求提升,权益类资产比例或将从目前的20%提高至40%左右,长期来看,有助于提高A股稳定性,使得权益市场和养老金形成良性互动,相互成就。
▍风险因素:个人养老金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养老金融产品规模增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