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综合行业信息点评:北交所开市一周年,制度创新的典范-221104

《海通证券-综合行业信息点评:北交所开市一周年,制度创新的典范-22110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证券-综合行业信息点评:北交所开市一周年,制度创新的典范-221104(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北交所有助于提高资产化水平。截止到11.1,北交所121家挂牌公司,总市值1856亿元,覆盖了24个省份的65个城市。北交所覆盖到了涉及我国经济命脉的中小微企业,我们认为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资产证券化水平。
北交所帮助推动创新企业上市。北交所的发行上市制度、运行机制相对其他板块更加包容,能够提供灵活、多元化的融资平台,更适合作为中小型新兴企业的资产证券化路径。
北交所上市企业具有明显的“专精特新”属性。北交所目前已上市公司中69家获得过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占总上市数量的比例为57%。其中包括国家级29家,省级(含直辖市)37家,市级3家。今年下半年以来,上市的21家企业中数量最多的行业是机械设备和电力设备行业,有超过一半的公司(13家)获得过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其中包括国家级8家,省级(含直辖市)5家。
北交所上市的制度安排,推动企业提前做好“上市备考准备”。北交所上市的前置条件是:在新三板创新层挂牌满一年。我们认为这将倒逼企业至少做出以下准备:
1、优化公司治理,减少关联交易,杜绝同业竞争
2、启动直接融资,梳理公司业务,给公司合理估值
3、改善资本结构,吸引专业人才加入
4、明确财产归属和价值
投资者有机会享有企业高速成长期红利。我们认为,相对于其他板块,北交所上市公司体现出明显的“小、专、精”特点,上市公司大部分专精在某一细分领域,行业竞争不算严重红海,客户结构比较稳定。这些企业上市融资后,在行业内脱颖而出的机会大大增加。投资者借着北交所,能在企业高速成长期就参与投资,享受高成长带来的红利。
风险提示。北交所流动性不足风险;北交所上市政策或交易规则调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