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电子行业点评:支持DDR5 CPU发布在即,重点关注澜起科技与聚辰股份-221102

《申万宏源-电子行业点评:支持DDR5 CPU发布在即,重点关注澜起科技与聚辰股份-22110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电子行业点评:支持DDR5 CPU发布在即,重点关注澜起科技与聚辰股份-221102(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期投资提示:
DDR技术标准持续迭代,每世代产品生命周期约为5年,目前处于渗透率提升的前夕。
在DDR产品生命周期方面,每代标准替换周期约为4~6年,需要提前2~3年进行研发,并且每代标准下分为多个子代,平均12~18个月子代进行一次升级。支持DDR5的CPU发布是渗透率提升的关键。AMD将于11月发布Genoa第四代EPYC服务器CPU;Intel官网指引新一代Sapphire Rapids已达到发布资格,有望提前发布。
DDR4及DDR5内存接口芯片按功能可分为两类。一是寄存缓冲器(RCD),用来缓冲来自内存控制器的地址、命令、控制信号;二是数据缓冲器(DB),用来缓冲来自内存控制器或内存颗粒的数据信号。RCD与DB组成套片,可实现对地址、命令、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全缓冲。内存模组配套芯片是内存模组上负责串行检测(SPD)、电源管理(PMIC)、温度传感(TS)的配套芯片,服务器端与PC端均有应用。根据2020年7月JEDEC发布的DDR5标准,DDR5内存模组上除了内存颗粒及可能需要的内存接口芯片外,还需要三种配套芯片,分别是SPD、PMIC和TS。并与DDR4相比,DDR5将原本位于主板上的PMIC芯片移动至内存模组上。
内存接口芯片需求=服务器出货量×每台服务器CPU用量×每块CPU所需内存条数量×(每条内存条所需DB和RCD数量+每条内存条内存配套芯片数量)
价格。1)根据IDC数据,未来5年服务器出货量复合增速6%。2)超过85%的服务器为2路服务器,预计未来小幅提升的趋势。3)服务器中内存比特数的需求是不断提升,在内存密度无法持续提升的前提下,内存条数量不断的增长,未来5年内存条数量复合增速为5%。4)DDR5升级带来DB芯片及内存模组配套芯片(SPD+PMIC+TS)的增量需求。LRDIMM配置由1颗RCD+9颗DB提升为1颗RCD和10颗DB。RDIMM和LRDIMM的配套芯片采用1颗SPD+2颗TS+1颗PMIC的标准,这对于澜起是增量产品(DDR4世代公司没有产品参与)。PC/NB也需要1颗SPD+1颗PMIC,在DDR5的中后期会配套RCD,这是除服务器外的增量。5)根据我们的模型预测,渗透率早期DDR5的RCD价格有望达到2倍的增长,即使后续逐步降价,也将高于DDR4的价格。
竞争格局:内存接口芯片三分天下,配套芯片竞争格局存在差异。目前全球仅三家厂商从事内存接口芯片业务,分别为澜起、Rambus以及IDT(IDT于2019年被日本瑞萨电子收购后战略重心调整)。2016年IDT、澜起科技、Rambus的市占率分别为67%、29%和4%,2021年澜起的市占率接近0%,Rambus市占率提升至约20%。SPD和TS芯片主要由澜起科技和IDT供应,PMIC竞争激烈,参与方为为澜起科技、瑞萨电子、三星电子、德州仪器、芯源。
核心标的:澜起科技、聚辰股份。
风险:下游服务器需求不及预期风险;DDR5渗透率增长不及预期风险;相关公司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