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中鼎股份-000887-2022年三季报点评:Q3经营保持稳健,增量业务推进顺利-221103

《中信证券-中鼎股份-000887-2022年三季报点评:Q3经营保持稳健,增量业务推进顺利-22110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中鼎股份-000887-2022年三季报点评:Q3经营保持稳健,增量业务推进顺利-221103(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公告2022Q3实现营收36.85亿元,同比+24.6%;实现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23.3%。公司第三季度国内复工复产逐步推进,乘用车产销量环比修复,单季营收恢复至历史较高水平。公司持续推动空悬、轻量化和流体管路三大增量业务的落地成长,在手订单充沛。公司不断推进海外工厂的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经营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022/23/24年EPS预测0.84/1.01/1.17元,给予2023年25倍PE的估值,对应目标价25元,维持“买入”评级。
▍受益于乘用车产销量环比修复,公司Q3营收恢复至历史较高水平。10月28日公司发布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2.59亿元,同比+9.8%;实现归母净利润7.50亿元,同比-8.3%。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6.85亿元,同比+24.6%;实现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23.3%。第三季度国内复工复产逐步推进,乘用车产销量环比修复,公司Q3营收创上市以来次新高。公司Q3非经常性损益0.8亿元,主要系汇兑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公司内生发展与外延收购并举,持续推动空悬、轻量化和流体管路三大增量业务的落地成长。上述业务在手订单充沛,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毛利率环比改善,全球整合成本控制举措有望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Q3公司毛利率为22.5%,同比-1.2pcts,环比+1.9pcts。公司毛利率环比改善,主要系因Q3产能利用率提升。费用率为14.1%,同比-1.8pcts,环比+0.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3.1%,同比-0.2pct,环比+0.8pct;管理费用率为6.3%,同比-0.4pct,环比+0.2pct;研发费用率为4.7%,同比+0.1pct,环比-0.3pct;财务费用率为0.1%,同比-1.2pcts,环比-0.2pct,主要系因可转债转股后利息支出减少,以及汇兑收益增加。随着原材料成本逐步企稳,以及公司全球整合与成本控制举措的推进,公司经营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空悬业务在手订单充沛,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公司于2016年收购空悬电控领域龙头AMK,建立汽车空气悬挂系统业务。公司不断推进空气供给单元产品组装及生产线的国内落地,目前已取得国内多家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自主品牌龙头企业订单。截至2022年10月,公司空悬业务今年已披露新获订单总额达56.04亿元,在手订单充沛。公司也致力于推进空气弹簧、储气罐等其他部件自产项目的落地,以从空气供给单元逐步扩展到空气弹簧和总成相关产品。其中,根据公司公告,其储气罐产品已获得国内某头部品牌主机厂定点。此外,公司不断优化现有资产,于2021年剥离了过去三年一直亏损的AMK工业事业部,空悬业务毛利率由2020年的12.1%提升至2022H1的21.6%,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推进海外并购企业的国内落地,新能源业务持续突破。公司不断推进AMK、TFH等并购标的的国内落地,以拓展国内自主品牌与造车新势力客户。公司国内业务营收占比不断提升,已由2019年的34%提升至2022H1年的45%,有望减轻海外地缘政治、海运费上涨等不利因素对公司的影响。另一方面,公司顺应电动化趋势,在智能底盘、热管理管路、电池包电机密封等领域全面布局,相关产品已获得宝马、奥迪、大众、吉利、小鹏和理想等主机厂的新能源汽车平台定点。截至2022年10月,公司冷却系统业务今年已披露的新获订单总额达12.35亿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领域业务实现营收13.24亿元,营收占比达21.2%。此外,公司于今年8月出资1.8亿元(占认缴总额50.7%)设立湖州泓添,间接投资合众汽车,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司新能源领域布局。
▍风险因素: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公司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公司新产品推广和新客户扩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2022年第三季度国内复工复产逐步推进,乘用车产销量环比修复,公司业绩得到修复。公司顺应电动智能化趋势,持续推动空悬、轻量化和流体管路业务落地成长,相关业务在手订单充沛。公司不断推进海外工厂的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经营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022/23/24年EPS预测0.84/1.01/1.17元。根据Wind一致预期,可比公司拓普集团、保隆科技2023年PE均值为26倍,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25元(维持),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