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百胜中国-YUMC.US-2022Q3业绩点评:厚积薄发,业绩续超预期-221103.pdf
大小:28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百胜中国-YUMC.US-2022Q3业绩点评:厚积薄发,业绩续超预期-221103

中信证券-百胜中国-YUMC.US-2022Q3业绩点评:厚积薄发,业绩续超预期-221103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百胜中国-YUMC.US-2022Q3业绩点评:厚积薄发,业绩续超预期-22110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百胜中国-YUMC.US-2022Q3业绩点评:厚积薄发,业绩续超预期-221103(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百胜中国Q3收入26.9亿美元/+5.1%,经调整净利润2.1亿美元/+116.7%,续超市场预期。强供应链+强运营管理助力公司继续实现成本优化,人效提升尤其显著,门店利润率同比提升6.6pcts至18.8%,修复亮眼、好于疫情前同期水平。公司核心品牌势能稳健、能力精进带动利润率提升,我们持续看好公司长期增长能力,目前已纳入港股通或形成资金面催化,上调至“买入”评级。
  ▍Q3业绩续超预期,收入稳健增长。公司22Q3收入26.9亿美元/+5.1%,剔除汇率影响后同比+11%;经调整净利润2.1亿美元/+116.7%,除投资净收益及汇率影响后经调净利同比增长81%,续超市场预期,符合我们的预期。7月和8月同店收入环比持续复苏,其中低基数下8月同店收入超过去年同期水平;9月以来全国散点疫情较多,各地防疫政策相对收紧,平均约900家门店暂时停业或只提供外卖/外带服务(vs 7~8月平均约400家),同店收入下滑中个位数。整体来看,Q3百胜中国同店收入同比持平(环比+16pcts),其中肯德基同店收入同比持平(TC -7%、TA +8%),必胜客同店收入同比+2%(TC +2%、TA持平)。Q3净开店239家至共12,409家/+8.7%,其中肯德基8,675家、必胜客2,806家。
  ▍人效提升显著,门店利润率修复亮眼。2022Q3公司餐厅层面经营利润率达到18.8%/+6.6pcts,其中肯德基为20.6%/+7.0pcts,必胜客为13.4%/+5.2pcts,均高于疫情前同期水平。门店利润率修复亮眼,一方面得益于同店销售的修复,另一方面缘于公司在重构成本结构方面长期努力的持续兑现。店面层面三大成本项占收入比例均下降,好于预期,人效提升尤为显著。原材料成本方面,公司专注于效率高的促销活动,在保持性价比的同时实现了折扣率的控制,同时继续在产品细节上进行创新以改善原材料结构(如在油价上涨背景下,烤制的全鸡产品帮助节省成本)。22Q3原材料成本占比同比减少1.5pcts至30.7%。人力方面,公司优化排班和人员招聘,实现多个门店共享管理团队以扩大管理半径,继续提升点单和库存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程度,在外卖销售占比增至38%从而在骑手成本增长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23.5%的人工费用率,同比减少2.1pcts。租金及其他(O&O)方面,3000万美元的一次性租金减免、积极谈判获得的租金结构调整、以及更小的店型驱动租金费用率同比下降,营销投放亦减少,O&O费用率同比减少3.0pcts至27.0%。2020年疫情以来,公司积极应对,在产品、门店运营、物流等维度均实现创新及能力精进,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应对宏观扰动的经营韧性,更有望为疫后常态化盈利水平带来提升空间。
  ▍持续创新激发品牌活力,会员人数增至4亿、收入贡献稳定。公司在产品端和营销端均不断创新,持续激发品牌活力。产品端,公司每年门店上新数达500个,汁汁牛堡、全鸡、榴莲披萨等新品推出后反响出色,如汁汁牛堡自2021年5月推出以来已售出1亿+个,公司预计该产品2022全年将贡献近20亿人民币的收入。营销端,“疯狂星期四”等经典活动和与原神联名等营销事件在不断带来出色的品牌露出、提高消费者对品牌性价比感知的同时,也保持了较好的流量转化率。至22Q3,公司会员数达到4亿,客群庞大稳固,会员销售占比维持在60%以上水平。新兴品牌方面,咖啡业务稳步推进,公司未来将专注于K咖啡和Lavazza(Q3末共78家店)两个品牌,面向平价便捷和高质体验两大市场的增长方向明确。出色的品牌势能,以及更低投入、更优回报的较小店型,为公司继续快速拓店提供支撑,维持2022全年净开1,000-1,200家门店指引。
  ▍风险因素:局部疫情扰动经营的风险;食品安全和食品健康问题;公司扩张不及预期,成本大幅上涨,社保、消防等规范收紧影响经营,新门店经营效率、盈利能力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10月公司约1,400家门店暂时停业或只提供外卖/外带服务(vs 9月为900家),阶段性来看局部疫情仍有扰动,但公司在行业逆风下的收入、盈利端韧性已连续多个季度得到验证,体现公司在供应链和数字化等方面长期投入和努力的成果。考虑短期疫情扰动和汇率影响,我们调整2022~24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4.9/8.3/9.6亿美元(原预测5.1/8.4/9.6亿美元),现价对应PE 37/22/19倍。公司核心品牌势能稳健、基本面扎实,我们看好其长期稳健经营和持续增长的能力。同时,公司于10月24日转为港、美两地双重主上市并被纳入港股通,或形成资金层面催化。参考公司历史平均估值水平(25-30x),给予公司对应2023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60美元/471港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