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虚拟现实行业重大事项点评:行业指导文件发布,新目标引导新机遇-221102.pdf
大小:26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虚拟现实行业重大事项点评:行业指导文件发布,新目标引导新机遇-221102

中信证券-虚拟现实行业重大事项点评:行业指导文件发布,新目标引导新机遇-221102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虚拟现实行业重大事项点评:行业指导文件发布,新目标引导新机遇-22110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虚拟现实行业重大事项点评:行业指导文件发布,新目标引导新机遇-22110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11月1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的整体目标。我们认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有望为国内虚拟现实行业奠定发展基础,明确的销量目标亦有望持续推进行业繁荣。我们看好虚拟现实行业的长期发展机遇,推荐关注整机、关键零部件、内容端的优质企业。
  ▍事件:2022年11月1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计划》),其中重点内容包括:
  1. 《计划》提出,到2026年,产业生态持续完善,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
  2.强调创新能力,强调重点突破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网络传输、内容生产、压缩编码、安全可信等核心关键技术,建设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虚拟现实制作等实验区;
  3.提出推进关键技术融合创新、提升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融合应用标准体系五大重点任务。
  ▍联合点评:政策支持明确,高目标带来新机遇。我们认为,行业发展行动计划的印发有望推动国内虚拟现实行业持续发展,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奠定长期基础,相关企业有望在税务、人才引进、产业园政策、成果曝光度等方面得到政策支持。其中,《计划》明确树立了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的目标,这一明确目标对于国内虚拟现实行业而言,标志其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
  ▍行业:多品牌迭代新品,硬件创新升级持续进行中。2022年,VR硬件持续看到创新升级,光学方案从菲涅尔升级到Pancake,摄像头数量增加,彩色See-through、眼球追踪等功能陆续出现在市场新品上。展望2023年,我们预计Meta、Pico等品牌将继续迭代产品,苹果亦有望于明年推出首款头显产品,手机品牌如小米、OPPO、vivo等亦有望切入赛道。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VR出货量约1100+万台,2023年随着新品推出,行业整体有望达到1500+万台,2024年看至2000+万台。国内而言,IDC数据显示2022Q1 VR头显出货25.7万台,同比增长14.8%,我们预计全年出货约百万台,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整机、关键零部件、内容端机会突显。国内VR/AR产业链较为完善,各环节长期均有望受益于虚拟现实行业的发展。同时,海外科技巨头陆续布局虚拟现实赛道,关键产品有望在未来持续推出,亦可能进一步带动行业景气度和关注度。在《计划》的明确指导下,国内VR/AR整机商有望持续受益,终端品牌的发展是虚拟现实产业核心机遇。同时,国内关键零部件,特别是《计划》中所明确指出的显示、光学、芯片等环节亦能持续受益于行业增长,我们认为在Micro OLED、Micro LED、Pancake光学方案、光波导光学方案、芯片、组装等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望持续取得增长。考虑到国内VR/AR行业尚处于发展早期,内容端可能在工业生产、体育、教育、文旅、智慧城市等方向率先开启探索,重点强调虚拟现实内容与各行业的有机融合。
  ▍风险因素:VR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VR关键技术升级迭代进度、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VR新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VR应用、内容、生态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全球宏观经济承压导致需求疲软的风险等。
  ▍投资策略:我们看好虚拟现实行业的长期发展机遇,《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的印发为国内VR/AR行业奠定了发展基础,国内明确的2026年出货量目标和海外科技巨头的持续布局有望继续推动行业景气度和关注度。当前节点从投资角度出发,我们对虚拟现实赛道的偏好依次为VR/AR产业链、VR/AR整机、VR/AR内容,建议重点关注整机领域的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创维数字、字节跳动(未上市)等,光学领域的舜宇光学、三利谱、韦尔股份等,显示领域的京东方A、TCL科技、隆利科技、鸿利智汇等,零部件领域的长盈精密、领益智造、兆威机电等,设备领域的杰普特、智立方、华兴源创等,内容和应用领域的宝通科技、佳都科技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