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能力资质分级体系建设规划》点评,代理人分级销售新规落地,加速推动行业向高质量转型-221101

《招商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能力资质分级体系建设规划》点评,代理人分级销售新规落地,加速推动行业向高质量转型-2211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能力资质分级体系建设规划》点评,代理人分级销售新规落地,加速推动行业向高质量转型-22110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0月3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能力资质分级体系建设规划》,旨在推动代理人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和规范化发展,政策延续前期监管思路,利于推动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事件:10月3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能力资质分级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建设规划》),《建设规划》顺应代理人渠道变革方向,将代理人按照销售能力资质进行分级,旨在提升代理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利好保险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建设规划》的重点内容有以下几点:1)明确资质分级体系建设的原则和目标:通过建立全行业统一的销售能力资质分级、职业培训标准、考核评价规范、保险销售授权规则,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以行业自律的形式实施代理人销售产品授权与销售能力等级相匹配的销售分级管理,并逐步推动销售能力资质分级纳入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全面提升代理人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2)明确实施对象为入职上岗后的代理人:对入职上岗后的代理人进行销售能力资质分级,且不新增准入门槛;3)遵循高能力多授权、低能力少授权的基本原则:根据保险产品的复杂程度,将代理人的销售能力资质由低到高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二、三等级仅为保险产品销售能力资质,第四等级为保险产品及相关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能力资质;4)分步推进,逐层落实:在充分考虑现有代理人队伍和市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渐进引导、分步实施三阶段工作计划;同时在实施方式上坚持行业指导、机构实施,充分发挥保险机构的主体作用,支持保险机构在行业规范基础上建立内部标准更高、分级分类更细、管理更严的销售人员管理体系。
《建设规划》进一步推进了代理人销售能力资质分级体系的建设步伐,有助于引导代理人持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保险机构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加速了保险行业向高质量转型。《建设规划》在7月19日发布的《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对代理人的销售能力资质建设给出了更具体的指引,当前各公司的渠道转型已步入人力降幅边际收窄、人均产能边际改善的阶段,往后看代理人下降空间有限。基于此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建设规划》的发布将影响部分代理人的展业和收入、加速低端代理人的出清,但长期来看有利于提高代理人的销售能力,促进行业渠道转型成效早日显现。
投资建议:维持行业推荐评级,近年来监管以及公司均积极推动代理人渠道改革,当前渠道改革成效初显,《建设规划》的发布将加速推动行业向高质量转型。在监管促进和公司主动作为下,寿险行业有望早日走出改革泥潭,我们更看好转型更坚定、NBV增速率先转正的中国太保,以及队伍转型领先、服务优专业强的中国平安。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乏力;转型进展低于预期;股市低迷;利率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