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10万亿货基迎变动,对市场有何影响?-221101

《国海证券-10万亿货基迎变动,对市场有何影响?-22110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10万亿货基迎变动,对市场有何影响?-22110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货币基金在2022年快速扩容,主要源于两个因素:(1)股市持续震荡,避险资金流入货币基金;(2)存款利率遭遇多次下调,存款资金转道流入货基。
但货币基金在扩容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隐忧。一方面,持有人集中度提高,增加货基申赎风险。另一方面,货币基金为博取收益,加久期、高杠杆,增大了波动风险。
银行间资金从低收益存款转移至高收益货基,再由货基配置银行间资产,会导致资金空转套利,削弱LPR改革的效果。因此,降低机构投资货基的潜在收益回报,并与银行存款利率相匹配,或将成为下阶段货币基金改革的方向之一。
从影响规模上来看,截止2022年三季度,机构持有者占比在70%以上的货基占全市场比重为40.4%,持有总资产4.6万亿。在此类货基中,“资产平均期限超过90天”的货基,占货基总规模比重的5.8%,持有资产0.66万亿;“杠杆率超过110%”的货基,占货基总规模比重的15.1%,持有资产1.71万亿。达到上述两个条件之一的“高机构持有人占比”货基,占货基总规模比重的18.6%,持有资产2.11万亿。
仅考虑有潜在监管压力的“高机构占比、高久期(或高杠杆)”货基,其持有的同业存单占全市场余额约为4.18%,持有的企业短融占全市场余额约为4.10%,占比相对较小。若货基监管快速落地、且给予的整改时间较短,那么不排除短期内中长久期同业存单、企业短融面临一定抛压。若给予的整改时间较长,允许现有资产持有至到期,那么对同业存单及短融市场的影响将较为有限。而从长期来看,监管行为总体上仍有助于压降资金成本、促进短端利率的下行。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超预期、货币基金监管超预期、货币基金流动性风险、货币基金市场波动风险、历史数据无法预测未来走势,相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