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天合光能-688599-2022年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加快完善一体化布局-221101

《中信证券-天合光能-688599-2022年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加快完善一体化布局-22110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天合光能-688599-2022年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加快完善一体化布局-22110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组件出货28.8GW,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15%,归母净利润同比+107.74%。公司加快完善组件上下游产能布局及N型技术产业化,在需求高速增长的驱动下,迎来组件业务量利齐升。同时,积极拓展光伏系统和智慧储能等业务,强化业务多元协同发展,打开长期新增长空间。我们上调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7.1/76.9/103.0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1.71/3.55/4.75元。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3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90元,维持“买入”评级。
▍Q3业绩超市场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2022Q1-3实现营业收入581.98亿元(+86.15% YoY),归母净利润24.02亿元(+107.74% YoY),贴近业绩预告上限。其中,22Q3实现营业收入224.68亿元(+102.83% YoY,+9.82%QoQ),归母净利润11.33亿元(+151.43% YoY,+56.02% QoQ)。公司2022前三季度毛/净利率分别为13.45%/3.93%,同比分别-0.12pct和+0.15pct,其中22Q3毛/净利率分别为13.27%/4.32%,同比分别-0.66pct和+0.30pct。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加快完善一体化布局。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组件出货28.8GW,组件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15%。其中22Q3组件出货约10.74GW,电池+组件单W盈利0.08元,处在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基于210/210R技术平台,强化一体化产能布局,我们预计2022年底公司硅片/电池/组件权益产能将达15/50/65GW,并在东南亚拥有完备的6GW+垂直一体化产能布局。同时,公司着力于建设N型自主供应链,在青海西宁建设从工业硅到组件及其配套辅材的超一体化产能基地,在N型技术转型窗口期有望强化供应链保障能力和盈利能力。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组件出货超60GW,N型产能超20GW。受益于公司一体化产业链逐步完善、高价值量TOPCon产品结构优化,预计公司有望受益于需求放量和份额提升,具备较强盈利修复弹性。
▍拓展光伏系统及智慧储能,强化协同多元化发展。分布式系统:公司主打户用及商业等分布式系统领域,2022年前三季度分布式系统出货量达超4GW,单2022Q3出货1.83GW,单W盈利0.17-0.18元,该业务迎来量利齐升。光伏支架: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光伏支架出货超3GW,单Q3出货超1GW,我们预计公司全年出货4GW以上。预计未来4年全球跟踪支架CAGR近40%,国内跟踪支架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公司发挥支架与组件业务协同优势,并深入跟踪支架研发储备,开发了智能跟踪控制系统SuperTrack,较常规跟踪系统具备明显性能优势和3%-8%发电增益。储能系统:公司储能系统全年有望达到GWh级出货,储能业务打开成长空间。公司持续强化储能技术储备及研发能力,积极开拓全球储能市场,有望受益于储能高速增长迎来加速放量。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下降不及预期;海外贸易政策风险;技术路线切换风险;公司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组件出货市占率持续提升,加快完善组件上下游产能布局及N型技术产业化,在需求高速增长的驱动下,迎来组件业务量利齐升。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光伏系统和智慧储能等业务,强化业务多元协同发展,打开长期新增长空间。我们上调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7.1/76.9/103.0亿元(原预测值为36.5/69.2/93.3亿元),对应EPS预测分别为1.71/3.55/4.75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39/19/14倍。参考当前光伏组件行业可比公司(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2023年基于Wind一致盈利预期的平均PE约25倍,给予公司2023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90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