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房地产行业:如何看待当前房价回调?-221031

《长江证券-房地产行业:如何看待当前房价回调?-221031(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证券-房地产行业:如何看待当前房价回调?-221031(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全球经验:房价大跌都有特殊的危机背景
全球典型发达国家与地区最近三十年的大跌主要集中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时期,都具有特殊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且累计跌幅(小个位数到60%以上)和持续时间(几个季度到10年以上)均差异很大。2021年以来我国房价跟随周期下行是自然结果,但当前并不具备大跌的基础。1)需求中枢虽有下降,但不会是断崖式的,中长期规模仍较为可观,城镇化和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大趋势远未结束;2)新房库存总量并不算高;3)房住不炒早已深入人心,近几年房价涨幅可控;4)政策具备底线思维,大起大落都不可取,因城施策的托底早已开始,而且也会谨慎出台具备收缩效应的相关政策。
中国现状:本轮房价跌幅仍在历史周期范畴之内
2008年以来我国经历了四轮典型的房价下跌周期(2008-2009年,2011-2012年,2014-2015年,2021年至今),前三轮下跌周期中,70城新房和二手平均房价累计最大跌幅均只有个位数,分城市来看,新房跌幅最大约15%-20%,二手跌幅最大逼近20%;本轮周期无论全国平均,还是绝大部分重点城市,截至目前的累计跌幅均未超过历史上的三轮周期,且最近两轮周期领跌城市更多由基本面引领,此前限价也提供了支撑;预计本轮房价跌幅仍在历史周期范畴之内,并且核心城市受益于基本面健康和此前政策的严格限制,房价跌幅则更为有限。
政策基调:坚持区间管理,避免大起大落
政策预期一直是“区间管理”,避免大起大落是核心定调,市场不应过度悲观。房价回落是周期下行的自然结果,全局销量同比和实际供需关系早已有所预示,从更前瞻的角度,核心矛盾应该在于未来的政策趋势,以及如何扭转市场预期。《求是》在持续强调“房住不炒”大基调的同时,也明确提及“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地产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三稳;支持因城施策、刚需和改善”。《经济日报》在强调“房住不炒;房地产金融政策不会急转弯;不应再走过度依赖房地产的老路;稳楼市需谨防市场过快上涨;房地产行业将保持政策定力”等基调的同时,也明确提及“共同富裕需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去金融化是对此前过度金融化的矫正;大起大落都不是稳;稳定住房消费与房住不炒并不矛盾;市场体系与保障体系缺一不可”等。相关部门在预期引导和实际执行层面,既强调“房住不炒”(十四五规划和二十大报告),2021年下半年以来又多措并举推进“托需求、稳信用、保交楼”,其中,财政部表示“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房贷利率累计降幅已不算低,当前首套房最低利率已达3.70%,限购和限贷已有结构性松动,税费层面也有优惠落地。
投资建议:阿尔法品种波动向上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房价下跌是周期回落的自然结果,但当前并不具备大跌的基础,预计本轮房价跌幅仍在历史周期范畴之内,政策基调也一直坚持区间管理,避免大起大落,市场对于房价不应过于悲观。当前总量供需仍面临较大压力,政策支持力度有望接近2014年级别;总量需求维持底部震荡,城市分化持续加大,有效供给相对不足,都指向持续的阿尔法逻辑,波动向上的大趋势远未结束,继续持有“剩者为王”组合,当前时点首选有效率的国企与有信用的民企。
风险提示
1、政策持续加码的节奏有不确定性;
2、民营房企信用修复进展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