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泰证券-海缆行业深度报告:需求上行+技术迭代,海缆龙头乘风破浪-221031

上传日期:2022-10-31 20:26:19 / 研报作者:陈宁玉王逢节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中泰证券-海缆行业深度报告:需求上行+技术迭代,海缆龙头乘风破浪-221031.pdf
大小:316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泰证券-海缆行业深度报告:需求上行+技术迭代,海缆龙头乘风破浪-221031

中泰证券-海缆行业深度报告:需求上行+技术迭代,海缆龙头乘风破浪-221031
文本预览:

《中泰证券-海缆行业深度报告:需求上行+技术迭代,海缆龙头乘风破浪-221031(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海缆行业深度报告:需求上行+技术迭代,海缆龙头乘风破浪-221031(49页).pdf(4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增长,推动海缆市场快速发展。海缆按功能可分为海底电缆、海底光缆和海底光电复合缆,应用于海上风机、海上油气钻井平台、岛屿等跨洋通信和电力传输。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海上风电快速发展,2021年受抢装潮影响中国海风电装机规模和累积装机均位居第一。国内海风电从政策驱动转型市场驱动,相比陆风电已实现平价,目前海风电度电成本仍偏高,但具备先天优势,如风力资源丰富、发电效率高、距大城市负荷中心近等,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效应促进下有较大发展空间。国补退出后,沿海省份陆续发布十四五海风电规划和过渡补贴方案,已发布的沿海省市“十四五”规划新增装机近60GW。我们按照2025年新增装机量18GW进行测算,预计海缆+敷设市场将达到360亿元。
  送出海缆与阵列海缆产品高压化,柔性直流技术成为新趋势。海上风电产业趋势可总结为:风机大型化、风场大型化和远深海化。远海化直接增加送出海缆长度,风机大型化提升了阵列海缆的电压等级,同等规模风电场情况降低了风机数量从而降低了阵列海缆的使用量,价值量影响偏中性。而风场大型化提升阵列海缆长度需求,同时送出海缆电压等级和性能要求进一步提升。最新的部分招标情况看,国内阵列海缆开始由主流35kV向66kV迭代,送出海缆由220KV提升至330KV甚至500KV。深海化趋势下漂浮式风机走向商业应用,带了动态海缆和动静态连接工艺需求。当风电场达到一定容量规模,离岸距离超过一定距离时,选用柔性直流相比交流送出更具经济性。随着技术的迭代,具备高压、柔直技术,连续大长度生产及软接头工艺技术已成为海缆企业核心竞争力。
  海缆行业高壁垒高集中度,头部厂商竞争地位稳固。相比陆缆,海缆技术要求高、施工和维护难度大,形成了寡头市场格局。(1)技术壁垒:海缆对耐腐蚀、抗拉耐压、阻水、抗高电压等性能要求高,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生产工艺、敷设安装等技术难度高。(2)区位优势:海缆的生产交付特性,使得靠近海风场的港口产能属于稀缺资源,对新进入者形成壁垒,对新增装机规模大的省份进行产能布局尤为重要。(3)资质认证:海缆投用前一般需1年以上时间完成型式和预鉴定试验,客户将品牌及历史业绩作为重要参考,这将强化龙头厂商的市场地位。全球海缆巨头包括耐克森、普睿司曼、安凯特等,多为综合方案厂商。经过多年发展,国内中天、东方、亨通等企业崛起,已成为国内海缆市场主要力量,在突破研发技术生产工艺能力基础上,高性价比和交付服务能力竞争力凸显,不断强化从海缆生产到敷设乃至风机安装的能力,增强客户粘性。
  投资建议: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碳中和背景下,海风电从政策驱动转型市场驱动,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效应促进下有较大发展空间。海缆市场需求旺盛,海缆处于技术迭代期,具备技术优势和区位产能优势,以及综合方案解决能力的厂商将迎来较大的成长空间。重点关注:中天科技、东方电缆、亨通光电。同时行业需求快速增长期,部分优质二线厂商依靠地域优势有望在中高压海缆订单取得突破,建议关注:宝胜股份、汉缆股份、起帆电缆等。
  风险提示: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行业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