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长江证券-中国稀土-000831-从中国“稀土”至“中国”稀土:国之重器、稀土为贵-221031

上传日期:2022-10-31 11:47:27 / 研报作者:王鹤涛2022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2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2年水晶球钢铁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2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水晶球新财富钻石分析师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2021年水晶球钢材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0年水晶球最具价值首席分析师最佳分析师入围奖
王筱茜2022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2年水晶球钢铁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2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水晶球钢材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0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0年水晶球钢铁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0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1名
许红远2022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2年水晶球钢铁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2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水晶球金属和金属新材料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水晶球钢材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1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0年水晶球钢铁最佳分析师第1名
2020年水晶球有色金属最佳分析师第1名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长江证券-中国稀土-000831-从中国“稀土”至“中国”稀土:国之重器、稀土为贵-221031.pdf
大小:439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长江证券-中国稀土-000831-从中国“稀土”至“中国”稀土:国之重器、稀土为贵-221031

长江证券-中国稀土-000831-从中国“稀土”至“中国”稀土:国之重器、稀土为贵-221031
文本预览:

《长江证券-中国稀土-000831-从中国“稀土”至“中国”稀土:国之重器、稀土为贵-221031(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证券-中国稀土-000831-从中国“稀土”至“中国”稀土:国之重器、稀土为贵-221031(34页).pdf(3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中国稀土:大国重任,龙头崛起
  上市公司中国稀土是国内主要中重稀土分离企业之一,控股股东为中国稀土集团,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作为中国稀土集团现阶段唯一的上市平台,公司在强化国内稀土行业优势资源地位、促进中重稀土产业整合及推动下游稀土应用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控股股东中国稀土集团主导国内中重稀土产业链,2022年中国稀土集团占据国内中重稀土开采配额高达67.94%,冶炼分离配额占比国内28.96%,与集团相比,公司稀土冶炼分离配额仅占国内2.3%,后续成长空间较大。随着中国稀土集团专业化整合工作的持续推进、稀土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公司凭借强大的集团资源以及优质的央企背景,有望充分利用资金、资源等多维全面的优势,进入发展快车道。
  行业:供给格局持续优化,龙头影响力逐步凸显
  过去稀土供给无序竞争掣肘行业盈利能力,中国凭借在稀土产业链的战略优势地位,持续进行国内公司整合和海外资源布局,推动全球稀土供给集中度大幅抬升及格局不断优化,当前行业供给稳定性显著抬升,板块盈利能力和龙头企业影响力凸显。
  国内:中国拥有全球最为丰富且成本最低的稀土资源储量,且在冶炼分离技术、产能环节占据绝对优势地位。针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小散乱弱、环境破坏、黑稀土泛滥、定价权缺失等诸多问题,政府持续进行稀土行业整合和问题整治:1)2011-2015:进行第一轮稀土行业整合,通过六大稀土集团掌控国内稀土资源开发和冶炼配额,大幅提高行业集中度;2)2016-2018:进行“稀土打黑”打掉表外违规产能,拔掉行业供给毒瘤;3)2021:成立中国稀土集团,进一步整合国内中重稀土资源,形成南北两大稀土集团主导国内重、轻稀土开发格局。
  海外:国内企业凭借领先的技术和资金优势逐步走出去,布局和开发海外稀土矿山,将海外稀土资源纳入中国稀土产业链体系,进一步优化行业供给。缅甸和老挝是国外主要中重稀土产地,贡献了全球约40%中重稀土生产,是中国中重稀土的重要补充和进口的主要来源。当前缅甸老挝等东南亚中重稀土生产依仗国内原辅料,且稀土矿需出口至中国进行冶炼分离,通过产业链合作与中国形成优势互补以及互惠双赢关系,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稀土产业链的全球话语权。
  投资:基本面底叠加政策底,中国稀土长期投资价值显现
  当前中国稀土的长期投资价值显现,主要基于:(1)基本面底:短期来看,稀土价格经过调整处于相对底部区间加之行业整体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后续随着下游磁材需求逐步回暖,稀土价格中枢有望逐步抬升;(2)政策底:中国稀土集团的成立有望进一步提升中重稀土的行业集中度,充分发挥中国稀土战略优势地位,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稀土集团下属唯一上市平台的中国稀土也有望在集团赋能的角度下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基于此,考虑到中国稀土未来在稀土资源整合、冶炼分离配额等环节的行业竞争优势明显,加之稀土价格稳中有升,公司业绩有望实现量价齐升的弹性释放。预计2022~2024年,公司可实现归母净利润4.46/5.20/6.67亿元,对应PE分别为64.51x/55.42x/43.2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稀土价格大幅下跌;
  2、集团资产注入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