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中国电建-601669-营收增速有所放缓,订单高增定增获批,看好电力工程+运营持续发力-221031

《安信证券-中国电建-601669-营收增速有所放缓,订单高增定增获批,看好电力工程+运营持续发力-22103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中国电建-601669-营收增速有所放缓,订单高增定增获批,看好电力工程+运营持续发力-22103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70.93亿元,同比增长2.63%;实现归母净利润86.15亿元,同比增长18.6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9.92亿元,同比增长14.11%;实现基本EPS0.56元/股。
■营收收入增速放缓,Q3扣非业绩同比高增。公司2022Q1-Q3实现营业收入3970.93亿元,同比增长2.63%,分季度看2022Q1、Q2、Q3各季度营收yoy+6.05%、+6.08%、-3.70%,Q3营收同比下滑,前三季度营收增速放缓,或由于公司业务结构变化所致。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亦有所放缓,但仍呈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6.15亿元,同比增长18.68%,其中2022 Q1、Q2、Q3各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04%、34.29%、17.31%,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逐季提升,Q1-Q3各季度分别同比+2.94%、+16.78%、+25.86%。
■毛利率有所下降,期间费用控制有效,净利率同比提升。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1.66%,同比-0.95个pct,期间费用率为7.39%,同比-0.69个pct,主要由于期内利息收入增加,利息费用减少,财务费用率同比-0.49个pct至1.82%。期内公司实现净利率3.05%,同比+0.03个pct。
2022Q1-Q3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79.29亿元,较上年同期多流出53.56%,分季度看,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金额逐季改善,Q1、Q2、Q3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85.81亿元、-37.52亿元、44.04亿元,但较上年同期净流出均有增加。实现营业收入3970.93亿元,同比增长2.63%,■9月新签工程合同规模翻倍增长,能源电力板块占比超40%。公司2022年Q1-Q3新签合同额为7730.28亿元,同比增长48.49%,经计算,Q3单季度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1.69%,9月单位新签合同额同比高增103.21%。在新签合同业务结构上,2022Q1-Q3,能源电力板块合同额占比最高,为41.18%,较2022H1占比持续提升;其次为基础设施板块,占比为37.15%,水资源和环境板块新签合同额占比为19.92%。整体看来,公司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新签合同额均保持高速增长状态,增速分别为50.98%和48.49%,业务结构明显优化,根据公司中报内容,上半年公司新能源电力工程业务订单规模激增(yoy+167.40%),预计前三季度仍维持较高增长态势。
■电力运营+抽水蓄能助力未来发展,定增获批提供资金保障。公司投资建设运营以清洁能源为主的电力工程,目前控股的在运营发电装
机容量规模可观,电力运营板块毛利占比大幅提升。截至2022H1末,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19.12GW,清洁能源占比达83.47%,其中水电6.86GW(yoy+14.17%)、风电7.34GW(yoy+15.4%)、光伏1.77GW(yoy+23.5%)。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获取新能源建设指标10.01GW,“十四五”期间集团(股份)公司计划新增控股投产风电、光电装机容量30GW,高毛利电力运营板块营收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助力整体业绩和盈利水平持续改善。公司为国内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龙头主力,是国内最早从事抽水蓄能电站技术研究应用的单位,抽水蓄能业务全面发力,2021年新签抽水蓄能电站业务合同金额202.4亿元,同比高增342.9%,2022H1抽水蓄能工程新签合同额129亿元,批准成立项目公司开展前期工作的抽水蓄能项目22个,批复开展投资建设和前期工作项目装机规模达23GW。公司发布公告,定增方案已获证监会批复,未来业务拓展资金充足,看好“十四五”期间抽水蓄能大力发展背景下,公司在工程建设订单承揽上实现新的突破。
■投资建议:公司为水利水电建设行业龙头,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一体化能力和业务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大力发展新能源工程承包和投资运营业务,电力运营业务快速发展,计划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可观,电力运营业务有望助力未来盈利水平改善和估值提升。同时大力布局抽蓄业务,有望充分受益“十四五”期间我国抽水蓄能建设空间释放。
我们看好公司在水利水电和新能源发电工程建设领域的持续成长以及电力运营业务带来的业绩增厚及估值提升。预计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5390.63元、6523.80亿元和7529.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06%、21.02%和15.41%,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07.20亿元、131.54亿元和156.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2%、22.7%和18.8%;EPS分别为0.71元、0.87元和1.03元,动态PE分别为10.3倍、8.4倍和7.0倍,PB分别为0.8倍、0.7倍、0.7倍,维持“买入-A”评级,目标价10.1元。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工程进度不及预期,项目回款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