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产业国企改革专题研究:整合提升效率,引战优化治理-221029

《中信证券-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产业国企改革专题研究:整合提升效率,引战优化治理-221029(5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产业国企改革专题研究:整合提升效率,引战优化治理-221029(50页).pdf(5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企三年改革,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专业化平台打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市场化激励,极大提升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力。当前的信用融资环境也相对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我们看好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领域,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成长。
▍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产业,央国企扮演主要角色。按2022年上半年,上市国企占整个产业上市公司数量的47%,收入的78%,归母利润的86%和2021年全年年度现金分红的75%。其中,央企占整个产业公司数量的18%,收入的57%,归母利润的63%和年度现金分红的48%。
▍国企三年改革收官,央国企竞争力显著提升。2022年是国企改革的收官之年,根据人民日报的统计,截止2022年9月初,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账完成率均超过98%。回头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关于经营管理的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专业化整合稳步推进、上市公司改革取得成绩。综合来看,融资信用环境等因素对国有企业有利,国有企业从治理到经营能力显著提升,预计这将推动未来国企市场份额的提升和盈利能力的进步。
▍专业化整合积极开展,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提升,头部企业向世界一流迈进。专业化整合在同一央企集团内部,央企之间,央地之间等不同层次,推动上市企业发挥产业链中的核心专业优势,并压减非主业,非优势的领域,清理低效和无效的资产。三年来,中材国际、中国电建、中材科技、北新建材、宁夏建材、天山股份、中国国航、国电电力、华电福新、光大环境、武汉控股、菲达环保等上市公司,受益于央国企集团的内部专业化平台整合,巩固了竞争优势。中国中铁、北方国际、洛阳玻璃、国检集团、祁连山、招商积余、广宇发展等公司,则受益于不同央国企集团之间的强强结合。更有一批央国企清退非主业资产,提升运营效率和专业程度。
▍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资委在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补短板强弱项专题推进会上表示,未来要大力推动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的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以上的股东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并鼓励央企之间、央地之间通过认购股份、换股等方式完善公司治理。过去几年,保利发展、中国金茂、怡亚通、中铁工业、中国铁建、北新建材、中核汇能、瀚蓝环境等公司纷纷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了股权结构。展望未来,建筑上市央企持股比例较高,存在持续资金需求,预计引入战略投资者意愿较强,公用事业龙头对资金规模的要求较高,且关乎国计民生,在历史上多已经实现国资绝对控股和相对持股主体的多元化。房地产开发融资受限,物流和出行服务目前阶段引入战投可能存在定价难题,预计短期看相关案例不多。
▍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励取得明显突破。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产业内部有39家重点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落地了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往往是相对行业平均水平,ROE和收入增长率较优。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有非第一大股东提名的董事,加上独立董事,国企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风险提示:部分业务领域受到疫情反复影响,面临需求回落压力的风险。部分国有企业运营效率有待提升的风险。
▍顺应内外部机遇,精选国企标的。当前融资环境对于央国企较为有利,国企三年改革又极大提升了国有企业的内在竞争力。我们相信,在绝大多数细分领域,国企的市场份额将继续提升,盈利能力将继续相对改善。我们推荐三峡能源、国投电力、瀚蓝环境、保利发展、招商积余、中国建筑、中国建材、华贸物流、南方航空和中远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