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合盛硅业-603260-量价低迷业绩承压,提质增量持续发展-221027

《中泰证券-合盛硅业-603260-量价低迷业绩承压,提质增量持续发展-2210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合盛硅业-603260-量价低迷业绩承压,提质增量持续发展-2210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0月27日,公司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2022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75亿元,同比减少17.74%,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09亿元,同比减少61.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14亿元,同比减少61.10%。
点评:
量价双双下滑,Q3业绩承压。202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75亿元,同比+29.09%;实现净利润45.54亿元,同比-9.17%。其中2022Q3收入52.75亿元,同比-17.74%,环比-20.19%;净利润10.09亿元,同比-61.62%,环比-32.42%。主要原因是2022Q3受行业供需变化及宏观经济影响,公司主要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工业硅销量减少,有机硅售价下跌。2022Q3公司工业硅销量11.54万吨,同比-28.60%;均价16572元/吨,同比+2.59%、环比-1.83%;有机硅产品销量16.10万吨,同比+45.90%,其中,110生胶、107胶、混炼胶、环体硅氧烷、气相法白炭黑销售量分别同比+34.74%、+18.19%、+60.01%、+157.67%、+58.24%;均价分别为17794元/吨、17959元/吨、18454元/吨、18324元/吨、23894元/吨,分别同比-47.66%、-40.32%、-34.18%、-38.05%、+36.51%,分别环比-15.54%、-19.88%、-13.19%、-23.01%、+10.44%。此外,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1.24亿元,同比+309.33%,源于公司更加重视产业基础研究。
提质增量助力持续发展。公司是硅基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工业硅产能79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133万吨/年。在建项目方面,工业硅:东部合盛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40万吨/年工业硅项目、云南合盛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一期80万吨/年工业硅生产及配套60万吨型煤加工项目正在推进;有机硅:新疆硅业新材料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2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已处于试生产阶段、三期年产2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在有序推进。此外,多晶硅方面,新疆中部合盛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20万吨多晶硅项目等同步建设中。
10月25日公司发布公告,合盛硅业(上海)南翔研发制造中心落户上海嘉定,将依托公司自有技术着力研发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长晶技术和有机硅材料高端产品,通过研发、组装、制造等方式实现成果转化,促进碳化硅晶圆和有机硅产业发展。
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近10亿元。公司一手夯实产业基础、推进在建项目;一手加大科研投入,有望实现“增量”“提质”双突破,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价格和销量假设变化,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1亿元、86亿元、108亿元(原值94、100、10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建项目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