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中国海油-600938-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公司业绩不断增厚-221027

《中泰证券-中国海油-600938-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公司业绩不断增厚-2210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中国海油-600938-国际油价持续高位,公司业绩不断增厚-2210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0月27日,公司发布2022三季报:2022前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87.6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59.32亿元,同比增加105.86%。其中2022Q3,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68.81亿元,同比+89.06%,环比-1.88%。
点评:
油气量价齐升,业绩大幅增长。2022前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87.68亿元,同比增加105.86%。盈利能力方面,2022Q1-3毛利率为54.46%,同比增长5.03pct,净利率为34.95%,同比增长4.56pct。期间费用方面,2022 Q1-3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3.08%,同比下降2.32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8%,同比下降0.35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1.58%,同比下降0.97pct,财务费用率为0.7%,同比下降1pct。价格方面,据Wind,2022Q1-3 Brent原油均价为102.64美元/桶,同比上涨51.03%,2022Q3单季度Brent原油均价为98.16美元/桶,同比上涨34.19%。前三季度公司原油实现价格为101.4美元/桶,同比上涨55.8%;Q3单季度原油实现油价为95.8美元/桶,同比上涨36.1%。前三季度天然气实现价格为8.14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上涨20.2%;Q3单季度天然气实现价格为8.18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上涨7.08%。产量方面,公司抓住有利时机,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增储上产效果显著。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油气合计产量416.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加9.3%,其中石油液体为362.6百万桶,同比增加7.6%,天然气产量575.7十亿立方英尺,同比增加16.4%;Q3单季度实现油气合计产量15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加8.8%,环比增加2.0%,其中石油液体为122.1百万桶,同比增加6.7%,环比增加1.0%,天然气产量201.0十亿立方英尺,同比增加17.2%,环比增加5.4%。勘探开发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共获得14个新发现,并成功评价20个含油气构造,并有6个项目成功投产。Q3单季度,公司共获得5个新发现并成功评价4个含油气构造。其中,中国海域流花28-2西的发现,将高效带动流花28-2构造带中小型气田群的开发;崖城13-10的成功获得为崖城13-1气田储量接替打下基础,将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供应。在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获得两个新发现,即Seabob和Kiru Kiru。该区块年内共获得7个新发现,目前区块可采资源量超110亿桶油当量。近期,宝岛21-1气田新增探明储量通过国家评审备案,天然气超500亿方,凝析油超300万方。宝岛21-1含气构造是南海首个深水深层大型天然气田,将为南海万亿大气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原油供需格局重塑,油价有望再回高位。需求端,(1)原油需求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需求高峰一般出现在夏季和冬季。夏季是汽油消费高峰,冬季则是取暖油需求高峰,原油需求量通常在这两阶段会达到年内高位。(2)天然气价格高企,四季度欧洲气转油需求增加。今年以来,欧洲地区天然气价格高企,据wind,截止9月28日,2022年均价260便士/十万英热,相较2021年的119便士/十万英热涨幅为118%。高气价有望对燃料油发电需求形成支撑,IEA预计冬季将有70万桶日的油气替代需求,较8月报中的预期上调了10-15万桶日。供给端,(1)OPEC,截止2022年9月,OPEC主要产油国沙特、阿联酋、伊拉克等国原油产量已恢复至减产前水平,产量分别为11.0百万桶/日、3.2百万桶/日和4.5百万桶/日,产量已接近历史高点。此外,10月初,OPEC国家达成了在8月份产量配额基础上减产200万桶的协议,表明其高油价诉求或将持续。(2)美国,据EIA,2022年8月美国石油及液体总产量已达到20.43百万桶/日,超过疫情前20.29百万桶/日的总产量,位于其历史高位。资本开支受限叠加供应链限制,美国原油产量或将难以在短期内快速增加。(3)俄罗斯,欧盟和G7决定将从2022年12月5日起全面禁止进口海上运输的俄石油,从2023年2月5日起禁止进口海运石油产品。受该禁令影响,市场预计到今年年底俄罗斯的石油日供应量可能会骤降逾100万桶;到名年2月,又有100万桶/天的石油供应可能会中断。俄罗斯原油供给或将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我们认为,相比于Q3,在没有大量战略储备支撑的情况下,Q4的供需格局或将呈现紧平衡态势,供需平衡表重新进入去库阶段,原油价格有望迎来上涨,或将重返100-120美元/桶区间。截止10月26日,Brent期货结算价为95.69美元/桶,相比9月30日的87.96美元/桶,上涨7.73美元/桶,涨幅为8.8%。
着眼未来发展,加码技术创新。今年6月,公司重点项目“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投产一年累计生产天然气超20亿立方米,累计外输凝析油超20万立方米,作为天然气增产的“主力军”,天然气处理能力不断提升,产量显著提高。今年上半年,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成功安装;自主研发的首套浅水和深水水下井口及采油树也顺利完成海试。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产,为我国首个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智能工厂”,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制造向智能化迈进,可实现总体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大幅提升成本控制水平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加码天然气和海上风电,低碳进程有望长期受益。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近年公司天然气产量维持超10%的增幅稳健增长。此外,公司积极布局海/陆上风电项目,预计每年约5-10%支出用于新能源项目,到2025年预计获取海上风电资源500-1000万千瓦,装机150万千瓦,陆上风光资源500万千瓦,投产50-100万千瓦。
盈利预测:我们认为相较于Q3,Q4国际油价中枢有望再度上涨并在高位震荡,因此我们上调对对公司的业绩预期,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66.03亿元(原值为1409.08亿元)、1493.86亿元(原值为1473.07亿元)、1569.57亿元(1549.06亿元),EPS分别为3.08/3.14/3.3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及产品大幅波动;公司增产进度不及预期;疫情恶化影响需求;地缘政治扰动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