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银行行业:个体户政策红利出台,金融拥抱小微-221026

《长江证券-银行行业:个体户政策红利出台,金融拥抱小微-22102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证券-银行行业:个体户政策红利出台,金融拥抱小微-22102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描述
10月25日,国务院发布《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经济健康发展,维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稳定和扩大城乡就业,充分发挥个体工商户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该条例进一步印证了小微赛道的市场机遇。
事件评论
政策红利将为小微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长期以来,个体工商户始终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2年8月末数据,我国个体工商户数量已经达到1.09亿户,占据市场主体总数的67%。但同时个体户也是相对弱势群体,经营成本天然较高,规模效应低,尽管近年来金融机构大力改善了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但个体户的融资需求目前仍未被完全充分满足,非金融需求也存在更多需要完善的空间。本次条例明确提出在金融服务、财税政策、信用评价体系、技能培训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呵护个体工商户的发展,这也和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深度契合。
我们明确看好小微金融赛道的成长空间和市场机遇。金融角度,条例特别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和提供适合个体工商户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扩大个体工商户贷款规模和覆盖面,提高贷款精准性和便利度。其实近年来普惠金融贷款已经持续高速扩张,增速显著高于总贷款,2021、2022H1普惠金融在新增贷款金额中的占比均超过25%。但进一步来看,我们认为普惠金融仍需要继续向下沉市场深度发展,特别针对户均贷款金额更低(例如100万元以内)、缺乏抵质押物(例如信用类贷款)、征信信息相对不充分的小微个体经营客户。从经济结构角度,旧基建、房地产等传统增长动能放缓的背景下,小微个体经济、制造业等新动能至关重要,与此相关的金融业务成长空间也更明确。
小微金融存在技术壁垒和护城河,专业小微银行深度受益。对银行而言,小微金融高速扩张的同时,也不可避免造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最近几年,国有大行集中进军小微信贷市场,客观上对中小银行形成挤压,尤其针对抵押类的小微贷款客户,国有大行的利率价格优势非常突出。但实际上,越向下沉市场深度发展,小微贷款的风险定价技术壁垒越高,风控的非标准化程度越高,大规模渗透的难度也更大,特别是以个体工商户为主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客群。我们认为只有长期塑造核心能力的专业小微银行,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长期深耕小微的泰隆银行,以及上市银行中的小微龙头常熟银行等。从贷款结构来看,常熟银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高达38.4%,明显高于银行同业,未来还将持续提升;从区域布局来看,常熟银行覆盖江苏省内多个地区,同时在全国控股32家村镇银行,比其他农商行拥有更广阔、更分散的市场;从风控模式来看,利用人力规模优势在线下管控风险,且已经形成长期经验积累,在小微领域的风险定价能力比大型银行更成熟,可以看到不良贷款率等风险指标长期保持优异水平。不可避免的是,小微金融的商业模式相对更辛苦,但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通过辛勤投入挖掘需求、定价风险、服务实体,恰恰是打造核心能力及业务壁垒的重要路径,也是持续获取适度利润的本源。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持续下行;
2、小微贷款增长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