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两融标的范围扩大,促进业务发展-221023

《华创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两融标的范围扩大,促进业务发展-221023(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两融标的范围扩大,促进业务发展-221023(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市场回顾:本周主要指数表现上涨,沪深300跌2.59%,上证综指跌1.08%,创业板指数跌1.60%。沪深两市A股日均成交额9469.75亿元,较上周+35.49%,两融余额15557.45亿元,较上周+0.67%。
证券:本周券商指数-0.26%,跑赢大盘2.33pct。重点标的表现:国联+2.00%、中信+0.72%、兴业+0.18%、中金-0.49%、华泰-0.64%、国君-0.86%、东财-1.38%、东证1.38%、广发-1.40%。本周四证金公司决定下调转融资费率40BP。调整后各期限档次的费率具体为:182天期为2.10%、91天期为2.40%、28天期为2.50%、14天和7天期为2.60%。(1)业务角度看,转融资对业绩影响有限。券商融资业务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及中证金借入资金。2021年底主要券商转融资占融出资金比重:中信证券0%、东方财富2.3%、华泰证券0%、国泰君安2.7%、中金公司1.3%、招商证券2.0%。融资业务短板往往在客户需求而非资金限制。近几年多轮融资及宽松的货币市场环境下,券商资金往往较为充裕。以自有资金满足客户融资需求更有助于提升资金利用效率。(2)本轮费率下行可能亦难以显著提升券商转融资积极性。据中证金,转融资费率主要取决于央行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且原则上不低于该利率。转融资费率下行时,其他贷款利率亦较低。(3)此外,转融资利率下行亦难以显著带动两融规模及市场交易。转融资占比较低,券商融资利率往往更取决于客户运营及自有资金成本。转融资利率下滑难以直接带来券商两融利率下滑。当前两融规模下滑主要原因是市场行情较弱而非两融利率较高。本周五沪深交所决定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沪市将主板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由现有的800只扩大到1000只,深市将注册制以外的标的股票数量由800只扩大至1200只。新增标的总市值8.3万亿元(占比12.3%),年总成交量26.1万亿元(占比18.8%)。总规模提升较为明显,或将明显拉动两融规模增长。投资方面,我们的推荐顺序为:国联证券、广发证券、东方财富、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东方证券、华泰证券、兴业证券,重点关注中信建投。
保险:本周保险指数下跌3.65%,跑输大盘1.06pct。个股普遍下跌,中国人保0.58%、中国平安-3.33%、新华保险-4.20%、中国太保-4.47%、中国人寿-6.02%;港股中国太平-0.82%、中国财险-1.93%、友邦保险-2.80%。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73,整体上升。本周,上市险企陆续披露2022年1-9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人保寿险(+5.8%)>太保寿险(+4.4%)>新华保险(+0.9%)>中国人寿(+0.1%)>平安人寿(-2.5%),整体环比8月相对持平;9月单月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太保寿险(+9.4%)>中国人寿(-0.8%)>平安人寿(-2.8%)>新华保险(-5.3%)>人保寿险(-16.2%),其中太保寿险单月表现处于同业最佳,预计主要是由于代理人冲击季度奖带来的保费增长。2022年前3季度,中国平安人身险板块个人业务新单保费852亿元、同比-11.5%,Q3单季度增速为-10.2%,预计主要受保障型产品需求未明显恢复影响;人保寿险长险首年保费484亿元、同比+15.8%,长险首年期交业务同比-1.6%,9月当月长险首年保费15亿元、同比-31.9%,主要受到趸交业务拖累。财险方面,1-9月上市险企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太保财险(+12.5%)>平安财险(+11.4%)>中国人保(+10.2%);其中9月单月同比增速分别为:太保财险(+15.4%)>中国人保(+13.4%)>平安财险(+10.0%),保费持续高速增长,预计主要得益于非车险业务规模的大幅提升。分具体险种看,车险保费1-9月同比增速分别为:平安财险(+7.5%)>中国人保(+7.1%),增速边际有所回落,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新车交付,使得新车销量下滑影响车险增速;非车险保费1-9月同比增速分别为:平安财险(+19.5%)>中国财险(+13.6%),后续随着经济稳步发展,非车险业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当前各家公司PEV估值为:0.52(平安)、0.69(国寿)、0.38(太保)、0.32(新华)。建议关注顺序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财险H、中国太保。
风险提示:“新冠肺炎”疫情状况和持续时间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创新改革节奏低于预期、利率较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