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美国宣布新一轮1500万桶原油释储,欧洲拟定天然气价格上限机制-221022

《方正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美国宣布新一轮1500万桶原油释储,欧洲拟定天然气价格上限机制-221022(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正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美国宣布新一轮1500万桶原油释储,欧洲拟定天然气价格上限机制-221022(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石油化工行业投资观点
近期观点:关注成品油相关投资机会,看好油气价格高位下油气油服企业配置机会。本周SW石油石化领先大盘。本周SW石油石化跌幅为2.30%,领先沪深300指数0.29pct。截至10月20日,WTI原油期货价84.5美元/桶,周环比下跌5.2%。布伦特原油期货价92.4美元/桶,周环比下跌2.3%。
成品油价格持续上行,欧美夏季消费旺季到来。根据wind数据,2022年二季度以来,新加坡FOB柴油/航空煤油/92汽油均价分别为145.79/141.89/134.31美元/桶,同比增长+102.6%/+99.3%/+79.7%,环比增长+27.9%/+28.2%/+22.5%,成品油裂解利润高位。供给端,俄乌冲突影响欧洲成品油供应,美国地区炼厂开工率已经达到94.30%难有提升,中国2022年累计下发成品油出口配额为1750万吨,但相较去年第一批配额下降40.7%,国际炼厂短期或难有新项目投放。需求端,中国经济在逐渐恢复过程,东南亚经济建设需求旺盛。成品油或将持续景气延续。
我们认为在中长期维度油价将继续维持高位,未来3-5年能源资源有望处在长景气周期。2015-2021年全球原油上游投资不足,2021年油价回暖并未大幅提振上游资本开支,叠加俄乌冲突扰乱供给,导致当下原油供应紧张。从需求端看,在碳达峰和新旧能源结构转型尚未完全实现的背景下,未来3-5年原油需求还存在上升空间。从供给端看,2022年油价进一步上涨,多家国际石油巨头资本开支计划较2020年和2021年有所增加,但仍低于2019年疫情前水平,叠加环保政策、ESG等对企业经营环境带来的限制,我们认为原油未来产能增速有限。从现有产能看,用于打新井弥补老井产量衰减和应对油田开采成本上涨的资本开支减少,产能衰减+开采成本上涨问题将进一步导致原油供应偏紧。油价维持高位下,建议关注油气龙头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油气公司资本开支趋势预期向上,推动油服行业景气向上,建议关注油服企业中海油服、杰瑞股份、迪威尔等。油价高位下利好气头公司盈利,看好卫星化学。
国内炼化乙烯项目审批收紧,看好成本上涨向下游传导的民营大炼化企业。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将严格项目准入,严控新增炼油和传统煤化工生产能力,并控制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在2025年于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同时对产能规模与布局进行优化,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针对淘汰低能效产能而提供的产能增量空间,民营炼化龙头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全产业链优势等使其更有能力和概率去进行扩产布局。建议关注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桐昆股份。
二、本周重点公司更新
1、恒力石化:10月21日,恒力石化发布公告,公司合计增持金额规模:不低于人民币7.5亿元,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增持方式: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
2、岳阳兴长:10月19日,岳阳兴长发布公告,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监事会认为公司符合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各项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公司具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资格和条件。
3、恒逸石化:10月15日,恒逸石化发布公告,经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董事会决定本次不行使“恒逸转2”的转股价格向下修正的权利,且在未来六个月内(即2022年10月14日至2023年4月13日),如再次触发“恒逸转2”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亦不提出向下修正方案。从2023年4月14日开始计算,若再次触发“恒逸转2”的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届时公司董事会将再次召开会议决定是否行使“恒逸转2”的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权利。
4、东方盛虹:10月15日,东方盛虹发布公告,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绿色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2423号)。
5、金能科技:10月18日,公司接到控股股东秦庆平先生关于股份质押部分还款并解除质押的通知,将其2021年10月21日在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办理的合计7,800万股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详情请见公司披露在指定媒体的《关于控股股东股份质押部分还款及部分延期购回的公告》2021-131号)办理了部分还款手续。本次还款金额为人民币12,500万元(本金),购回股票2,200万股并相应办理了股票质押解除手续。
三、本周重点行业更新1、石油化工产品更新
原油,截至10月20日,WTI原油期货价84.5美元/桶,周环比下跌5.2%。布伦特原油期货价92.4美元/桶,周环比下跌2.3%。供给端,根据路透的调查,OPEC同意减产200万桶/日。会议声明称,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为抑制能源价格,美国将在今年年底前额外释放1,500万桶国家战略石油储备(SPR),并表示如果冬季由于俄罗斯或其他原因导致供应中断,将额外追加投放库存。需求端,本周OPEC+减产预期对市场支撑作用减弱,由于战略库存释放较多,美国政府计划在原油价格降至67-72美元/桶以下时进行战略库存回购。库存端,美国能源信息署(EIA)10月19日的报告显示,截至10月14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实际减少172.5万桶至4.37亿桶,预期增加138万桶,前值增加988万桶。当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库存减少356.4万桶至4.05亿桶,降幅0.87%,为1984年6月1日当周以来最低。本周受经济衰退预期和美国宣布继续释放储备原油的影响,原油价格持续承压,但由于EIA原油库存超预期下降,油价跌幅受限。短期看,原油市场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供应端,虽然美国为降低该国能源价格或将继续释储,但受EIA原油库存超预期下降的影响,油价的利空可能是短期的,且OPEC组织及其产油国减产的决心和执行力度是值得市场信任的。在EIA数据、地缘政治形势及欧洲能源需求等因素影响下,预计下周国际原油价格将震荡小涨。
PX,根据金联创,截至10月20日,PX价格为9300元/吨,周环比不变。供给端,截止至本周四,国内PX市场开工在79.66%,周内暂无装置变动情况。需求端,下游PTA市场偏暖运行,但仍存在累库压力,同时聚酯产销表现偏弱,对原料的需求未有明显增加,对上游支撑走弱。短期看,成本端与供应端存在利好支撑,但需求面表现偏空,预计下周PX市场价格以消化前期下跌为主。
PTA,根据金联创,截至10月20日,PTA价格为6075元/吨,周环比上涨3.0%。供给端,截至10月19日,PTA市场开工在71.97%,周内华东两套PTA装置降负后提负运行,同时有两套PTA装置又降负运行,华南一套PTA装置降负后又提负运行,福建三套PTA装置提负运行,行业开工率整体有所下滑。然而后续随着疫情影响的结束,预计供给将有显著提升,因此PTA市场供应端表现偏空。需求端,虽然近期PTA开工有所下滑,但下游聚酯需求较为寡淡,工厂库存较高,对原料的需求难以提升。短期看,成本端支撑预计走强,但由于供需端利空明显,预计下周PTA市场弱势下跌。
涤纶长丝,截至10月20日,本周POY150D/FDY150D/DTY150D的市场主谈价格分别为7960元/吨、8450元/吨、9100元/吨,周环比不变。供给端,本周长丝无装置变动,但有一套装置即将投产,预计未来产能提升。需求端,截至10月20日江浙地区化纤织造综合开机率为63%。目前市场有少量冬季面料订单成交,但下游市场胚布库存累积,织造企业维持当前开机率生产,无提升负荷预期,以分批次小订单为主,需求面表现较弱。短期看,下周原油可能小涨,成本端预计走强,但供给、需求两弱,市场利空因素占据上风,预计下周涤纶长丝市场偏弱运行,波动幅度50-100元/吨。
涤纶短纤,截至10月20日,涤纶短纤周平均价格为7725元/吨,环比下降0.60%。供给端,本周国内涤纶短纤产量预计在12.39万吨左右,较上周总量持平。本周涤纶短纤行业开工在72.61%,较上周持平。周内,暂无装置变化。但随着短纤企业亏损状况的改善,前期停车装置预计陆续重启,整体产量有一定增加预期。需求端,传统淡季即将到来,下游订单偏弱,预计需求维持较低水平。短期看,油价虽震荡小涨,但PTA供需端利空明显,成本端支撑力度一般,供应存增量预期,在终端需求并无亮点的大背景下,预计下周涤纶短纤市场继续下跌,下跌幅度在50-100元/吨,后期市场需关注原油价格走势、原料PTA走势及下游需求情况的变化。
乙二醇,截至10月20日,本周国内乙二醇价格4020元/吨,周环比下降0.4%。供给端,本周乙二醇企业平均开工率约为54.03%,其中乙烯制开工负荷约为63.88%,合成气制开工负荷约为36.52%。需求端,本周聚酯行业整体开工负荷窄幅下调,终端行业负荷在六成附近维持。外围局势偏空背景下,终端消费提升迟缓,织造企业订单有限,导致聚酯方面库存高位承压,亏损压力较大,聚酯工厂开工略有下滑。目前聚酯开工率为81.85%,终端织造开工负荷为61.89%。短期看,当前国际油价存小幅震荡上涨预期,成本端支撑尚可,但港口库存累库预期,供应端压力仍存,同时需求端有持续走弱趋势,供需矛盾格局持续存在。供需逻辑主导下,预计下周乙二醇市场行情偏弱,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2、天然气、煤炭产品更新
天然气,根据英为财经,截至本周四(10月20日),荷兰TTF即月交付的天然气期货结算价为127.147欧元/兆瓦时,周环比下跌17.33%;纽交所天然气期货结算价为5.358美元/兆瓦时,周环比下跌20.52%。供给端,根据欧洲天然气总库存(AGSI+)数据,截至本周一,欧盟整体天然气储气率为92.66%,高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由于基础设施和再气化能力的不足,欧洲液化天然气(LNG)供给不足。土耳其与俄罗斯达成一致,俄将在土耳其建设欧洲最大天然气枢纽,并通过土耳其向欧洲供气。需求端,受能源危机的拖累,欧洲电价暴涨,导致经济衰退,抑制了一部分企业天然气需求。天气预报机构Maxar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预计未来几天欧洲西南部将出现“强烈温暖”,并进入欧洲大陆中部地区。此外,欧盟委员会还计划提出对荷兰TTF交易进行动态限制,来防止期货等衍生品的价格出现极端飙升的状况。短期看,欧洲天然气价格受供给过剩和需求降低影响,预计下周将继续下跌。
动力煤,本周国内动力煤价格小幅上调,全国动力煤均价今日(10.20)为1076元/吨,周环比上涨0.75%。供给端,根据卓创资讯&百川盈孚,主产地疫情尚未完全缓解,因道路封控,外来车辆无法进入矿区,部分煤矿现已暂停销售。库存端,大秦线秋检叠加疫情,使得港口调入量剧减,加剧了港口市场货源供给不足的局面,影响北港库存继续回落。需求端,电力用煤,随着居民用电进入淡季,在长协保供下,主流电厂库存持续回升,电厂采购热情较低,但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供暖期,发电供暖用煤需求呈现增加态势;非电力用煤:在重要会议期间,非电耗煤企业装置开工普遍有小幅震荡回落趋势,化工等企业目前利润一般。进口端,欧盟方面表示,监管机构将通过对天然气市场采取措施来控制电价,限制天然气价格的措施同样波及到了动力煤市场,欧洲动力煤市场报价普遍下降。
短期看,受疫情、重要会议等因素拉动,短期供应面存在阶段性收紧预期;中间环节高于去年同期;电力、煤炭等行业的“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需求仍在,冬储煤炭需求等将进一步释放。整体看,预计短期产区价格短期小幅震荡态势,港口现货稳中偏强运行。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竞争加剧、价格下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