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证券-晶澳科技-002459-首次覆盖报告:全球垂直一体化组件龙头,盈利能力业内领先-221021

《东亚前海证券-晶澳科技-002459-首次覆盖报告:全球垂直一体化组件龙头,盈利能力业内领先-221021(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晶澳科技-002459-首次覆盖报告:全球垂直一体化组件龙头,盈利能力业内领先-221021(34页).pdf(3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垂直一体化组件领先企业,“一体两翼”架构扎根光伏产业链。公司成立于2005年,于2007年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于2018年7月从美股私有化退市,于2019年11月借壳登陆A股市场。公司以光伏电池片业务起家,于2010年将业务范围向上游硅片、电池片和下游组件、电站扩展,目前已建立起“一体两翼”架构。公司2017-2021年组件出货量均保持全球前3名,稳居第一梯队。截至2022年H1,公司累计出货103GW。2018-2021年,公司营收/业绩增长迅速,CAGR分别为28.10%/41.53%,其中组件业务为最主要营收和业绩贡献者。
光伏装机量持续提升驱动组件需求向好,行业市场份额不断集中。需求端:碳中和背景+经济性提升驱动光伏新增装机量上行,直接驱动光伏组件需求量上行,2022/23/24年全球组件需求量有望达到300/330/360GW。海外装机需求激增,中国组件迎出口机遇,欧洲、印度、巴西为我国组件出口前三大市场。供给端: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2021年全球CR5出货量占比达76.6%,同比+23.8pct。全球前20大产能厂商中除韩华均为国内厂商,国内组件企业引领行业发展。一体化有利于降本+保障原材料供应+对新技术快速响应,为组件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及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公司具有成本+技术+品牌+渠道优势,助力竞争力提升。1)成本:公司组件盈利能力领先,主要得益于各环节产能均衡且稳定,叠加费用管控良好;2)技术:电池端:公司为电池片业务老将,电池转换效率领先行业,量产效率高达25%。组件端:2022年5月公司推出N型组件DeepBlue4.0X,其单瓦发电量较P型高约3.9%,较市场上主流PERC组件,BOS和LCOE分别下降2.1%和4.6%,系统端收益显著提升;3)品牌:可融资性是品牌价值主要表现形式,公司可融资性处于最高等级;4)渠道:分销出货量占比由2019年的20%提升至2021年的35%,2022年H1,进一步提升至39%,同比+3.7pct。生产端和销售端均实现全球化布局,在全球共有12个生产基地,13个销售公司,产品足迹遍布135个国家和地区。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领先的垂直一体化布局助力降本+技术+品牌+渠道优势,我们给予公司2022/23/24年EPS预测分别为1.79/2.92/3.50元,基于10月20日股价61.09元,对应PE为34/21/17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