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拓普集团-601689-2022年三季度业绩预告点评:业绩超市场预期,单季经营创新高-221020

《中信证券-拓普集团-601689-2022年三季度业绩预告点评:业绩超市场预期,单季经营创新高-22102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拓普集团-601689-2022年三季度业绩预告点评:业绩超市场预期,单季经营创新高-22102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预告3Q22收入、净利润创下单季历史新高,净利润率中值为11.8%,为近4年最高水平,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主要系公司核心客户产销势头良好,叠加产品持续拓展。公司是国内优质、稀缺的Tier 0.5级平台型零部件供应商,减震降噪、轻量化底盘等领域积累深厚,汽车电子、热管理、一体铸造和空气悬架等新业务快速拓展,未来业绩有望增长强劲。考虑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产能瓶颈持续突破,上调公司2022/23/24年EPS预测至1.64/2.31/3.22元(原预测为1.54/2.15/2.68元);考虑到公司智能电动产品在手订单充沛,下游客户优质,给予2023年40xPE,对应92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Q3业绩超预期,净利率创近四年新高。10月16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0~112亿元,同比+40.0%~42.5%;实现归母净利润11.9~12.3亿元,同比+57.7%~6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5~11.9亿元,同比+57.9%~63.4%。其中,3Q22公司实现营收41.2~43.2亿元,同比+41.8%~48.6%;实现归母净利润4.80~5.20亿元,同比+63.5%~7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69~5.09亿元,同比+63.9%~77.8%,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因公司核心客户产销势头良好,叠加产品持续拓展。我们测算公司3Q22净利率中值为11.8%,创近四年季度新高,环比+1.2pcts,同比+1.7pcts,主要系原材料成本下降及规模效应所致。
▍产能扩张提速,新设拓普墨西哥开拓北美市场。当前公司产能完全饱和,轻量化底盘系统模块2020/21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2.75%、102.24%,亟需突破产能瓶颈,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业绩期内,公司产能扩张进一步提速:9月26日签署西安投资意向协议,拟投资30亿元建设智慧工厂,生产轻量化底盘、内外饰功能件、智能刹车系统、智能转向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产品,规划用地约400亩;9月30日签署湖州长兴投资意向协议,拟投资不少于20亿元建设智慧工厂,规划用地约200亩;10月12日在宁波前湾新区竞得约422亩土地使用权,拟用于实施热管理系统总成、空气悬架系统总成、轻量化底盘、内饰功能件等项目。上述投资有望缓解当前产能瓶颈,提升公司快速响应能力,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提升公司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此外9月29日公司宣布拟不超过2亿美元新设全资子公司“拓普集团墨西哥有限公司”并投资建厂。除降低关税及运费成本,提升供应链的安全性外,公司也可以抓住北美地区电动化转型的机遇,扩大市场及订单数量,为公司国际化战略及业绩增长做出贡献。
▍平台型零部件公司典范,产品品类不断拓展。公司作为平台型零部件公司,在原有汽车内饰、隔音及减震产品基础上,持续前瞻布局轻量化、电动化和智能化赛道,不断拓展竞争优势。在智能化领域,公司已具备为客户提供IBS+EPS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多增量价值;公司迅速开发空气悬架系统项目,单车配套5000-10000元,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能量损耗,提升驾乘舒适性,实现汽车产品消费升级;公司成功研发集成式热泵总成、电子膨胀阀和电子水阀等产品,热管理总成开始深度配套新能源核心客户,单车价值量接近3000元。以上提及的IBS项目、EPS项目、空气悬架项目、热管理项目分别获得一汽、吉利、赛力斯、合创、高合等客户的定点。此外,公司还完成了转屏驱动器、电调管柱等新产品的开发,已逐步推向市场。除汽车业务外,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核心产品为运动执行器,包括电机、电控及减速机构等部件,用以辅助人形机器人模拟人类行动,样品获得客户认可,发展潜力巨大。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特斯拉销量不及预期;国内造车新势力客户产品拓展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优质、稀缺的Tier 0.5级平台型零部件供应商,减震降噪、轻量化底盘等领域积累深厚,汽车电子、热管理、一体铸造和空气悬架等新业务突破显著,未来业绩有望增长强劲。考虑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产能瓶颈持续突破,上调公司2022/23/24年EPS预测至1.64/2.31/3.22元(原预测为1.54/2.15/2.68元);考虑到公司智能电动产品在手订单充沛,下游客户优质,以及我们对其未来3年业绩CAGR52%的预测,基于审慎性原则,给予公司2023年40xPE,对应92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