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计算机行业“构筑中国科技基石”系列报告23:数据库,关键三问深度解读-221018

上传日期:2022-10-18 19:22:15 / 研报作者:杨泽原丁奇马庆刘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计算机行业“构筑中国科技基石”系列报告23:数据库,关键三问深度解读-221018.pdf
大小:301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计算机行业“构筑中国科技基石”系列报告23:数据库,关键三问深度解读-221018

中信证券-计算机行业“构筑中国科技基石”系列报告23:数据库,关键三问深度解读-221018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计算机行业“构筑中国科技基石”系列报告23:数据库,关键三问深度解读-221018(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计算机行业“构筑中国科技基石”系列报告23:数据库,关键三问深度解读-221018(39页).pdf(3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安全可控势在必行,数据库国产替代加速开展,以党政为代表的国产替代先行,并不断向金融、电信等领域拓展。通过对关键三个问题的深度解读,我们认为:1)国产厂商已具备较强的OLTP数据库替代能力;2)OLAP数据库未来仍将会持续快速发展,技术能力强者有望突围;3)数据库行业朝着多元化方向演进,包括非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HTAP混合负载、云数据库等,与传统数据库类型形成良好的市场互补关系。数据库产业料将持续快速成长,带来诸多投资机遇,产品技术能力强、生态客户圈广、行业趋势把握准确者有望胜出。
  ▍问题一:OLTP(联机事务处理)数据库的国产替代能力如何?
  ▍回答一:关注产品性能、稳定性、安全性、兼容性等维度,国产厂商已具备较强的替代能力。20世纪70年代,关系型数据库原型System R诞生,Oracle、IBMDB2、SQLServer等主流关系型数据库崛起,并逐步进入中国市场,长期占据主要份额。海外巨头的产品具有优越的性能、独立的编程方言、广泛的应用生态等,如Oracle的RAC技术,大幅提升数据库性能、可用性、扩展性,提高了集群的事务处理能力。从替代能力来看,国产主流产品的性能指标已与海外龙头接近,外部扰动及政策支持下,信创需求加速释放,促使产品性能进一步提升,并正逐步从办公管理系统向核心业务系统拓展,加速打开市场空间。IDC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本地部署关系型数据库市场份额Top3分别为Oracle、华为、达梦,后两者市场份额超过了微软、IBM等海外IT巨头,人大金仓、阿里巴巴等国产厂商亦有所斩获,国产厂商已具备较强的替代能力。
  ▍问题二:OLAP(联机分析处理)数据库的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回答二:聚焦分析处理,重视湖仓一体、智能湖仓等方向,技术能力强者有望胜出。OLAP(联机分析处理)的概念最早由关系模型之父埃德加·科德于1993年提出,主要支持面向分析场景的应用,用于业务反馈和辅助决策。OLAP先后衍生出数据仓库、数据湖的发展路径,数据仓库聚焦于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数据湖聚焦于数据完整性的实现,支持对于各类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为了兼顾数据分析效率和数据完整性,近年来众多厂商开始进行湖仓一体、智能湖仓的探索。我们认为,分析型数据库正呈现出决策实时化、场景精细化、产品标准化等特点,需求的持续推动促使行业快速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参与者如Snowflake、Databricks、Cloudera、阿里巴巴、腾讯、星环科技等百花齐放,竞相成长,技术能力强者有望胜出。
  ▍问题三:如何看待国产数据库的创新方向?
  ▍1)看架构:分布式&集中式——分布式成重要趋势,云数据库进一步打开市场。分布式数据库具有数据计算量大、运算速度快等特点,是数据库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目前具有成本高、管理复杂等问题,与传统集中式数据库优势互补。云数据库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IDC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关系型数据库中,公有云市场规模增速已超过本地部署增速,IDC预计未来3年云数据库的市场规模增速有望保持在~40%,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5亿美元。
  ▍2)看模型:关系型&非关系型——相互补充,重视多模型能力构建。非关系型数据库核心解决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问题,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关系型数据库市场规模占比达85%,但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关系型数据库产品数量占比约60%。非关系型与关系型数据库相互补充,具备多模型兼容能力者具备更强竞争力
   ▍3)看生态:开源&闭源——并存发展,共促商业化生态繁荣。开源与商业化并不矛盾,商业化的数据库亦可以开源,如MongoDB、Spark SQL、TiDB等开源的商业化数据库,通过开源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促进代码技术的提升、构建更大的生态圈等,但开源也对安全可控带来一定考验。DB-engines数据显示,目前开源数据库产品数量已超过50%。我们认为,未来国内数据库厂商将呈现出开源和闭源共存的状态,共促商业化生态的繁荣。
  ▍风险因素:国产数据库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数据库行业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开源或免费软件的竞争风险;疫情及宏观环境扰动。
  ▍投资策略:数据库是数字化时代的底层基石,是各厂商重点布局的关键战略领域。安全可控势在必行,数据库国产替代加速开展,以党政为代表的国产替代先行,并不断向金融、电信等领域拓展。通过对关键三个问题的深度解读,我们认为:1)国产厂商已具备较强的OLTP数据库替代能力;2)OLAP数据库未来仍将会持续快速发展,技术能力强者有望突围;3)数据库行业朝着多元化方向演进,包括非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HTAP混合负载、云数据库等,与传统数据库类型形成良好的市场互补关系。数据库产业料将持续快速成长,带来诸多投资机遇,产品技术能力强、生态客户圈大、行业趋势把握准确者有望胜出。建议关注:
  1)已上市及拟上市:达梦数据(中国软件)、星环科技、人大金仓(太极股份)、海量数据、神舟通用(航天软件)、科蓝软件。
  2)未上市公司:PingCAP、巨杉数据库、南大通用、易鲸捷、云和恩墨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