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航空行业:东航国际航班大增,打响国际复航“第一枪”-221018

《长江证券-航空行业:东航国际航班大增,打响国际复航“第一枪”-22101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证券-航空行业:东航国际航班大增,打响国际复航“第一枪”-22101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描述
中国东航计划于10月底恢复多条国际航线,包括上海—曼谷—青岛、杭州/青岛/南京/昆明—东京成田、青岛/南京/烟台—首尔仁川、青岛—迪拜等航线。10月30日冬春航季正式开启后,东航计划每周客运国际航线增至42条108班,约为2019年国际航线航班量的10%,相较9月份公司每周运营航线数量环比增长68%。
事件评论
出行政策实质性优化,基本面螺旋式回暖。1)国内至暗时刻已过,迎来确定性的环比改善:随着上海疫情的结束,6月开始国内出行率先迎来拐点,伴随着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实施落地,入境隔离时间大幅缩短,出行政策出现实质性优化,居民出行信心不断强化,国内出行呈现螺旋式修复,预计隔离地点、隔离人群和隔离时间的调整将会强化正常化的预期。2)熔断政策大幅宽松,国际航线修复预期升温,8月起加速修复。民航局8月7日起调整优化国际定期客运航班熔断措施,新准则下触发熔断的确诊人数以及断航时间,都相较前标准有大幅下调。随着熔断政策的大幅宽松,显著地减少了航班熔断数量,国际航线政策实质性突破“五个一”限制,助力国际航班恢复,国际航线Q3逐步加速修复。
打响国际复航“第一枪”,复苏信号旗帜鲜明。多重政策催化下,22Q3国际航线航班量相较Q2环比大增:根据飞常准数据显示,Q3核心机场合计国际航班量修复至2019年同期的6.6%左右,相较Q2环比增长35%;截至10月中旬,上市航司合计国际航班量修复至2019年同期的8%左右。参考中国东航近期率先披露的冬春国际航线航班量修复情况,新航季复苏信号旗帜鲜明,预计2022年年底国际航班量有望修复至疫情前的10%-15%,相较年内低点接近翻倍。随着疫情的影响进入第三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依然存在,病毒变异也扰动复苏进度,但是,当前时点我们抱有非常乐观的预期。2021年10月,我们提出医疗资源投资是“正常化”的前瞻指标,当前我们已经看到第一个确定性的信号。
出行链投资建议:黎明之前,后来居上。复盘历史,航空板块Q4的股价表现优异,超额收益与绝对收益明显,当前板块下行风险有限,在资金风格切换以及春运等事件催化下,航空Q4具有显著配置价值。长期看,我们依然强调供给端的变化:1)对于航空行业,新冠疫情后航空业流动性风险全产业链蔓延,叠加全球供应链扭曲,出现上游制造商“造不出”、下游航司与租赁商“买不起”、下游航司“飞不了”的局面,使得国内航空市场在十年中迎来了首次供给端的“三重约束”,航空产业资本开支的缺口,将会在释放弹性的同时修复长期ROE;2)对于机场行业,国内和海外免税供应链此消彼长,消费回流将驱动机场免税客单价提升,机场免税受益于国内越来越丰富的免税供应链。中期看,我们对于需求修复抱有乐观的预期:1)医疗资源的投资将会加速“正常化”的进度;2)隔离时间、地点和人群的调整将会带来“正常化”的过程。参考海外市场,在疫情政策调整之后,出行需求往往在半年之内恢复,海外需求修复具备典型的结构性特征:1)国内领先于国际;2)国际航线,短途领先于长途;3)国内航线,C端需求领先于B端。基于此,弹性视角,建议关注国际航线反转预期升温更为获益的白云、上机与三大航;确定性视角,建议关注国内市场为主、基本面复苏更领先且确定性更强的春秋、吉祥与华夏。
风险提示
1、油价与汇率大幅波动风险;2、海内外疫情大规模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