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证券-9月物价点评:9月CPI同比涨幅可能是年内最高-221017

《国新证券-9月物价点评:9月CPI同比涨幅可能是年内最高-22101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新证券-9月物价点评:9月CPI同比涨幅可能是年内最高-22101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10月14日,中国统计局发布,9月CPI同比2.8%,前值2.5%;PPI同比0.9%,前值2.3%。
点评
9月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8%,创年内新高,主要原因是高温天气、节日效应和基数较低。10月以上因素已不存在,预计同比涨幅回落。
具体分项:1)食品价格方面,9月食品环比增长1.9%,前值为0.5%,提升了1.4个百分点;食品同比增长8.8%,前值为6.1%,提升了2.7个百分点。受高温天气以及周期性的节日需求增加影响,各分项食品价格均有所上涨,涨幅较多的是菜、蛋、猪肉。其中,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鲜菜价格上涨6.8%,涨幅比上月扩大4.8个百分点;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回升,加之看涨预期下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价格继续上涨,但在中央储备猪肉投放等措施作用下,中下旬涨势有所趋缓,全月平均上涨5.4%。受节日期间消费需求增加影响,鸡蛋、虾蟹类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6.0%、2.4%和1.3%。
2)非食品价格方面,9月非食品环比增速为0%,前值为-0.3%,非食品同比增长1.5%,前值是1.7%。衣着、药品等非耐用品价格有所上涨,成品油价格和服务价格下跌,拖累了核心通胀表现。能源方面,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2%和1.3%。非耐用品中,夏秋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8%。服务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其中受暑期结束及疫情散发影响。
9月PPI超预期大幅下降。9月PPI环比下降0.1%,前值为1.2%,跌幅收窄1.1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0.9%,前值为2.3%,大幅回落1.4个百分点。9月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降,国内部分行业需求回升,工业品价格走势整体延续下行。
具体分项:1)生产资料方面,9月环比下跌0.2%,前值为1.6%,收窄1.4个百分点,同比上涨0.6%,前值为2.4%。其中,采掘和加工工业依然拖累。采掘工业9月同比上涨3.5%(前值10.1%),原材料工业上涨5.8%(前值7.8%),加工工业下跌1.9%(前值0.7%)。
2)生活资料方面,9月环比上涨0.1%,前值为-0.1%,同比上涨1.8%,前值为1.6%。其中,主要是食品、衣着涨价支撑。食品类9月同比上涨4.1%(前值3.7%),衣着类上涨2.3%(前值2.2%),一般日用品上涨1.6%(前值1.5%),耐用消费品类下跌0.6%(前值0.6%)。
总体来说,9月CPI呈现食品通胀(尤其是菜和猪肉价格上涨),非食品涨价压力不大(能源和服务价格下跌),核心CPI回落;PPI下降程度超预期(生产资料拖累较大,尤其是原油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成本端压力缓解。
展望未来:9月高增原因的高温天气、节日效应和低基数效应都已过去,后续CPI同比涨幅大概率回落。其中,猪肉价格可能仍将偏高波动,但上涨动力逐渐趋弱,原因是近期猪肉价格上涨,主要受节日阶段性需求影响,但供给端产能变化预期已经较为充分,5月后能繁母猪存栏一直在平缓增加,新增仔猪也是持续增长的趋势,但考虑到冬季季节性需求,短期可能仍高位震荡。内外需双偏弱对非食品项价格拖累的趋势在短期也并没有看到逆转的迹象。能源油价短期或有反弹风险,主要系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俄乌冲突加剧和OPEC+减产加码风险所致。服务价格中,房租影响最大,与疫情和经济表现相关性较高,近期经济增长压力较大,疫情反复扰动,表现预计平稳或走弱。但考虑到基数效应,预计10月CPI为2.7%,略有下降,核心通胀维持低位。此外,受基数效应影响以及大宗需求趋弱,预计PPI同比也将继续回落并保持在低位区间。短期看,我国无通胀风险,对货币政策不会形成制约。
投资建议
1、食品价格上涨不具持续性,年内达到3%的可能性较小。
2、当前物价对货币政策不构成制约,央行货币政策空间仍然较大。
风险提示
1、疫情超预期;2、地缘政治恶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