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中芯国际-688981-系统厂商驱动下增长进入快车道-221018

《华泰证券-中芯国际-688981-系统厂商驱动下增长进入快车道-221018(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中芯国际-688981-系统厂商驱动下增长进入快车道-221018(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短期面对需求“速动急停”的挑战,长期持续受益于国产化需求中芯国际是全球第五大、中国内地最大的晶圆代工厂,拥有中国内地最广泛的技术覆盖,可为全球客户提供0.35um至14nm制程节点集成电路制造服务。Q2业绩会上,中芯国际表示目前智能手机等消费类需求面临“速动急停”挑战,我们预计本次去库存周期将持续至1H23。但从长期来看,系统厂商主导下,我们预计21-25年本土12寸成熟制程代工需求有望翻番,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旺盛的国产化需求。在12寸成熟制程产能的强劲扩张计划下,带动25年整体产能较21年底翻番。届时占本土制造产能(除存储外)比重将达32.9%,保持国内领先地位。A股报表口径下,我们预计中芯国际2022/2023/2024年EPS为1.58/1.40/1.60元,参考港股33港币目标价,基于132%的AH溢价率给予A股目标价68.0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工艺平台丰富+庞大客户群,周期波动中有望较全球同业彰显更强业绩韧性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产品组合最为齐备的晶圆代工厂,能够提供包括逻辑、非易失闪存、CMOS图像传感器和模拟/射频等工艺的通用平台,也是唯一可提供14nm先进制程代工的内地厂商。我们看到当前智能手机、PC等消费类需求出现“速动急停”的现象,供应链库存高企,全球代工企业均将面临下游需求放缓的影响。但我们认为中芯国际在本轮半导体去库存周期中,有望凭借丰富的产品组合以及优质客户群,在2H22/2023年保持健康的产能利用率水平(90%以上),从而实现较全球同业更强的业绩韧性。
国产化进入系统厂商驱动阶段,12寸成熟制程将是中芯国际主要成长动力供应链安全考量下,我们预计全球半导体制造将由中国台湾走向中国大陆、北美等地,呈现区域化生产模式。中国芯片设计公司以成熟制程为主,我们预计21-25年12寸成熟制程本土代工需求有望实现高速增长。同时,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工业(包括光伏、风电)、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系统厂商国产化动能充足。随着中芯京城、深圳、临港及天津新12寸成熟制程产线的逐步投产,25年整体产能有望达126.0万片/月(等效8寸),有望较21年底的62.1万片/月翻倍,2023年后有望贡献中芯国际超过50%的收入。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68.00元
我们认为代工行业短期将受到半导体去库存周期的影响,但凭借丰富的工艺平台及客户群有望实现健康的产能利用率水平,长期将持续受益于系统厂商驱动的国产化趋势。A股报表口径下,我们预计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25.12/111.26/126.55亿元,对应EPS1.58/1.40/1.60元,参考港股33港币目标价,基于132%AH溢价率给予A股目标价68.00元,买入。
风险提示:美国收紧技术出口限制;8寸及12寸产能扩张速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