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基金行业周报:理性看待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自购-221017

《财信证券-基金行业周报:理性看待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自购-22101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证券-基金行业周报:理性看待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自购-22101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节前第一周市场行情、数据回顾
国庆后第一周(1010-1014),A股主要股指里除上证50之外均不同程度收涨,创业板指(+6.34%)、中证500(+4.53%)涨幅较高;H股主要股指大幅收跌,恒生指数周内下跌6.5%、恒生科技指数周内下跌9.4%。海外主要股指涨跌互现。申万31个一级行业里,涨幅表现突出的是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跌幅居前的是食品饮料、煤炭。北向资金净流出62.52亿元,南向资金净流入147.08亿港元。
本周拟发行22只新公募产品
国庆节后第一周(1010-1014)全市场共新成立主代码基金22只、基金合计规模约180亿元,中长期纯债型基金规模占比约为75%。本周(1017-1021),根据wind信息本周拟发行基金22只。分类型看,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6只;固收+基金5只;纯债型基金6只;债券指数型基金2只;股票指数型基金2只;QDII基金1只。
理性看待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自购
1、在《基金行业点评:2018年以来基金公司自购数据跟踪暨如何看待基金公司自购》的公开研报中,对基金市场自购的初步研究结论是:1)基金公司自购产品多为旗下新发基金,存续基金自购少,2018年以来自购手笔较大的存续基金自购是汇添富旗下2020年2月的2亿元自购;2)市场行情与基金自购规模无直接关系,是否为自购品种与基金业绩表现亦无直接关系,基金自购对行情、基金业绩影响有限;3)自购产品结构有所改变,混合型主动品种的自购规模占比自2020H2以来显著提升并保持相对稳定,固收+类品种的自购规模占比提升;4)中期看主动权益品种自购比例不一定提升,主要系主动权益新基金发行数量及募资规模整体提升,自购必要性降低。2、从2022年初以来全市场基金公司自购的情况来看,自购结构及相关情况变动不大,仍以新发基金为主,考虑到市场情况,年初以来基金公司的自购绝对值及相对比例也没有超出市场预期。2022年初至今全市场基金公司自购金额超63.72亿,其中股票型基金占比约20.4%、混合型基金占比约35.6%。区间净申购金额5000万以上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和固收+产品约有13只,其中存续基金的申购有5只,分别是国泰金鹰增长、国泰鑫睿,易方达科翔、易方达积极成长,兴全合宜。3、但从具体产品公告和基金公司官方渠道公开宣传信息可以发现,年初至今基金经理自购、加购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形式多以定投为主、金额不一,部分基金经理明确了定投期限。基金经理自购、加购行为利于形成持有人利益共同体,对基金经理有约束、激励的双重作用。对一般投资者和具体产品而言,相对于基金公司自购,基金经理的自购可以更乐观地看待,但我们仍提示投资者应在下列两方面保持理性:1)观察基金经理自购、加购的力度(金额绝对值、相对比例、自购频率和期限等);2)基金品种本身是否适配投资者风险等级以及持有偏好、风险收益预期,单一因素不足以作为选择条件。
风险提示: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业绩;跟踪品种为非保本型产品,极端情况下或存在无法完全回收本金的情形;经济、政策等诸多内外因素可能会造成基金的市场风险,影响基金收益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