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琢璞”系列报告之六十六:组合集中度,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放大镜-221017

《招商证券-“琢璞”系列报告之六十六:组合集中度,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放大镜-221017(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证券-“琢璞”系列报告之六十六:组合集中度,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放大镜-221017(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文介绍了Chris Tidmore于2022年发表在The Journal of PortfolioManagement的文章Fund Concentration: AMagnifier of Manager Skill。文章使用投资组合分组检验、标准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探讨了基金的组合集中度与业绩表现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若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具有优秀的投资能力和预测市场的能力,则可以通过提高组合的集中度来获取更高的收益,但如果基金经理对市场的走势判断错误,则会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探讨了基金的持股集中度更高是否能带来更好的业绩表现,但由于样本和方法的不同,结论也有所不同。
目前多数文献的分析重点在于不同的集中度衡量方式与基金业绩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而没有关注到随着集中度的增加,基金的业绩表现是否会出现分化,以及分化的程度如何。
文章从不同角度讨论了集中度与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投资组合分组检验的结果验证了集中度越高,基金业绩表现越分化;
文章定义了集中度指标EFFN,基于该指标的OLS回归也验证了业绩指标的绝对值与各种集中度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
分位数回归的结果验证了集中度指标EFFN的增加会使本身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表现更好,即集中度越高的绩优基金具有更高的上行潜力,而对于表现不佳的基金,若投资组合更集中,则会显著降低基金的实际表现,带来的下行风险甚至比上行潜力高出许多倍;
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需综合考虑个股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通过提高组合集中度而获得更高收益的前提是基金经理具有优秀的投资能力,同时也需要谨慎考虑这一操作可能带来的下行风险。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基于作者对海外市场的实证研究,对于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结论可能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