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加码,4Q“宽信用”预期渐强-221017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加码,4Q“宽信用”预期渐强-221017.pdf
大小:122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加码,4Q“宽信用”预期渐强-221017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加码,4Q“宽信用”预期渐强-221017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加码,4Q“宽信用”预期渐强-221017(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银行业周报: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加码,4Q“宽信用”预期渐强-221017(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银行板块行情回顾:银行板块本周下跌1.8%,沪深300指数上涨1.0%,银行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2.8pct。分行业来看,医药(7.5%)、计算机(7.4%)、农林牧渔(7.3%)等板块领涨,银行板块排名第27/30。个股表现上,苏州( +5.7% )、江阴( +4.9% )、沪农商( +3% )、中信( +2.6% )、常熟(+2.5%)等标的涨幅居前。北向资金本周持有银行股市值减少63亿,持仓市值占比较9月末下降0.37pct至6.8%,但增持宁波(+5.5亿)、江苏(+1.9亿)。
  本期周报主要关注以下内容:
  1)3Q信贷投放维持较高强度,银行业景气度回升。周末,五大行集体披露3Q信贷投放情况,合计新增一般贷款2.3万亿,占全行业的53%,凸显信贷“头雁”作用;从行业投向来看,制造业、基建、绿色、普惠等领域投放强度显著提升;
  2)政策性开放性金融工具在完成6000亿投放基础上再加量;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加速落地,重点支持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我们认为最终投放超2000亿概率较大,不排除超预期可能。4Q信贷投放具有较强支撑;
  3)上市银行三季报前瞻:扩表动能仍强、息差压力趋缓、盈利增速可期。成都、常熟银行本周发布三季度业绩快报,盈利增速分别为31.6%、25.2%。10月23日起,上市银行将密集发布三季报,初步预判如下:①信贷投放维持较高强度支撑上市银行维持较大扩表强度;②3Q上市银行息差收压力季环比收窄,4Q或有望走平;③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健;④3Q营收增速或较2Q下降1-2pct左右,但部分优质区域银行仍有望维持20%以上的高盈利增速。
  1、信贷投放维持高强度,3Q银行业景气度回升
  银行业景气度回升。10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3Q企业家、银行家、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居民收入与就业、企业与银行经营景气度、贷款总需求等多个指标季环比走强。其中,贷款总体需求指数较2Q末提升2.4pct至59%,制造业、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分别较2Q末提升1.0、2.9pct至60.6%、61.3%。
  3Q一般性贷款同比多增0.43万亿,中长期贷款占比提升。9月金融数据显示,3Q新增一般性贷款4.3万亿,同比多增0.43万亿;3Q末各项贷款增速为11.2%,较2Q末持平。贷款增量结构中,中长期贷款占比74%,较2Q大幅提升21.3pct;其中,居民中长期贷、对公中期长贷占比分别为17.6%、56.4%,较2Q分别提升8.3、13.1pct。随着“8·22”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召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持续推进,8、9月份信贷投放均实现同比多增;对公贷款延续高景气的同时,居民端融资形势亦边际改善。整体来看,3Q信贷投放呈现总量高增、结构改善的特点,与3Q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相互印证。
  大型银行继续发挥信贷投放“头雁”作用,制造业、基建、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投放强度显著提升。10月17日,五大行集体披露部分3Q信贷投放情况,合计新增一般贷款2.3万亿,占3Q新增一般贷款规模的53%,凸显信贷“头雁”作用。
  从行业投向上看,制造业、绿色、普惠等领域信贷投放披露银行较多,这些银行制造业、绿色、普惠领域信贷较年初平均增幅(仅考虑披露数据的银行)分别为29.3%、31.8%、31.7%,远高于人民币贷款11%左右的增幅。此外,建行独家披露了基建领域信贷投放情况,3Q单季基建贷款增量占比37.0%,高出1-3Q占比近9pct。考虑到6月份以来,国常会多次部署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政策持续加码;1-8月,金融机构新增基础设施建设贷款2.95万亿,其中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和大型银行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新增2.32万亿。我们认为建行3Q基建贷款高增具有代表性,其他大型银行基建投放亦维持较大强度。
  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强调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并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限额。截至9月末,两批(6000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均已投放完毕,5000亿专项债结存将集中在10月份发行。开发性政策性支持工具、专项再贷款等政策支持下,基建、制造业等领域信用扩张确定性较强。
  2、政策性开放性金融工具投放超6700亿,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加速落地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4Q再加量
  今年以来,私营部门投融资需求偏弱,“稳增长”更多依赖于政府或准政府投资,国常会多次部署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支持力度,包括但不限于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在前期已推出的3000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础上,再增加3000亿以上额度,并可根据实际需要扩容等。
  从落地情况看,6000亿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于3Q集中投放完毕,由于相应配套融资具有利率低、期限长等特征,主要由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行承接。结合各政策性银行最新披露数据看,随着10月11日-12日,农发基础设施基金、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分别完成559亿、184亿投放,第二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累计投放3743亿,撬动万亿级别配套投资无虞。后续看,随着基建投资强度进一步增强,10月份信贷投放延续同比多增概率较大。
  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加速落地,重点支持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
  人民银行9月28日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以上;对于金融机构9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清单内项目发放的合格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重点支持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等10个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
  各省基本已落地首单更新改造专项贷款,主要投向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再贷款设立后,相关金融机构加班审批中长期项目,推动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尽快落地。结合人行分支机构公告看,目前全国各省已基本落地首单更新改造专项贷款,贷款投向主要以卫生健康、教育为主,其中卫生健康占比相对更高。
  最终投放规模预计超过2000亿元。在“稳信贷”诉求下,当前各省项目签约节奏较快,10月底前2000亿贷款额度有望实现全面签约;同时,支持范围预计将逐渐涵盖除卫生健康、教育以外的其他指定领域。结合人民银行对专项再贷款规模表述为“2000亿以上”来看,我们认为最终投放规模超2000亿概率较大,不排除超预期可能,将对4Q信贷投放形成有力支撑。
  3、上市银行三季报前瞻:扩表动能仍强、息差压力趋缓、盈利增速可期
  10月13日,成都、常熟银行发布三季度业绩快报。从数据披露情况下,1)营收增速小幅放缓,但盈利均维持高增。成都、常熟银行营收增速分别为16.1%、18.6%,季环比分别下降0.9、0.2pct;盈利增速分别为31.6%、25.2%,季环比分别提升0.1、5.3pct;2)扩表仍维持较大强度。成都、常熟银行总资产增速分别为21.6%、17.7%,季环比分别变动0.2、-1.1pct;3)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成都、常熟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81%、0.78%,季环比均下降2bp,两家银行当前不良水平均处于历史低位。
  10月23日起,上市银行将密集发布三季报,3Q营收增速降幅或在1-2pct。1)扩表方面,“8·22”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召开后,稳信贷力度加大,3Q信贷投放总量稳定,信贷结构随中长期贷款占比提升有所优化。2)定价方面,供需矛盾叠加8月份LPR报价下调影响,3Q新发放贷款定价进一步下行,但随着宏观经济触底反弹,降幅料有所收窄。3Q银行负债成本有效管控,有助于缓释NIM收窄压力,测算息差3Q收窄1bp左右,4Q有望走平。3)资产质量方面,信用扩张推动风险缓释,预计3Q不良率及信用成本大体持稳。整体看,净利息收入具有较好支撑,非息收入或受上年同期高基数拖累,上市银行3Q营收增速季环比下降1-2pct。
  盈利表现上,考虑到上市银行整体存量包袱较轻、拨备有较大缓释空间,同时部分银行具有较强的资本补充意愿,上市银行3Q盈利增速具备有力支撑;对于优质区域城农商行而言,业绩确定性相对更强。
  银行股投资逻辑与建议:银行股下一阶段的表现,应该建立在持续“稳增长”基础之上,而为了保证2022年经济增长位于合理区间,需要房地产市场逐步修复和基建投资增加强度。4Q以来,政府投资进一步发力、房地产金融渐次加码,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为代表的政策工具持续推动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加速发力,“基建+地产”共振或催生4Q银行板块行情。10月23日起,上市银行将密集披露三季报,结合3Q上市银行经营形势及成都、常熟银行业绩快报看,预计部分优质区域银行仍有望维持20%以上的高盈利增速。
  建议继续把握两条主线:①经营基本面优质,估值性价比较高的宁波、招商和邮储银行。看好头部银行经营的可持续性及稳定性。3Q这三家银行A股跌幅较大,进一步提升了其估值性价比;②深耕江浙经济发达地区,且有业绩释放诉求和能力的江苏、南京、杭州和常熟银行等。
  风险提示
  1、如果疫情影响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可能拖累银行基本面,区域性风险因素也可能进一步累积;
  2、短期内弱资质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释放仍将是重要变量。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