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海通证券-石油化工行业:聚酯薄膜,中高端膜加快进口替代-221017.pdf
大小:130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海通证券-石油化工行业:聚酯薄膜,中高端膜加快进口替代-221017

海通证券-石油化工行业:聚酯薄膜,中高端膜加快进口替代-221017
文本预览:

《海通证券-石油化工行业:聚酯薄膜,中高端膜加快进口替代-221017(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证券-石油化工行业:聚酯薄膜,中高端膜加快进口替代-221017(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聚酯薄膜(BOPET)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传统以包装印刷用途为主。近年来,薄膜应用领域拓宽,功能性薄膜需求占比提升,消费电子、电工电气、新能源、汽车、建筑等需求较快增长。我国薄膜行业结构性过剩,普通膜竞争激烈,中高端功能膜加速进口替代。本文系统梳理了功能性薄膜市场现状(如显示类光学膜、MLCC离型膜、光伏背板膜等),以及相关公司布局。
   BOPET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分子薄膜材料。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属于聚酯产业链,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高分子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磁记录、感光、办公、绝缘、护卡、建筑及装饰装潢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其光学性能、电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及表面性能等的进一步挖掘,各类功能性聚酯薄膜需求不断增长。
  供给:2020年以来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2017-2019年,我国BOPET产能相对稳定(300-320万吨/年)。2020年开始,行业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到2021年我国BOPET薄膜产能、产量分别达到了456万吨、319万吨,2019-2021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19.6%、14.8%。
  需求:功能膜需求占比提升。2021年,我国BOPET薄膜表观消费量311万吨,同比增长17.3%。功能膜需求占比提升,2021年占比达到54%,比2012年增长了35个百分点。以光学膜为例,根据双星新材2021年年度报告,光学膜的市场规模总计约为300-400亿元。
  供需格局:行业结构性过剩,中高端膜加快进口替代。2017-2021年,我国BOPET薄膜平均进口量为32.5万吨,平均出口量为41.9万吨。2017-2021年,我国BOPET薄膜平均进口均价为7105美元/吨,远超平均出口均价2872美元/吨。我国进口薄膜主要为光学膜(用于平板显示领域等)等中高端薄膜,出口则以中低端包装膜为主,进出口价格存在较大差距。
  盈利:2022年价差有所回落。2018-2021年,聚酯薄膜价格、价差整体波动不大,年均价基本在1.1-1.3万元/吨,年平均价差( BOPET薄膜-0.86*PTA-0.34*MEG)3500-5500元/吨。2021年以来,我国聚酯薄膜产能扩张提速,行业供给增加,同时叠加疫情影响下游需求,聚酯薄膜价格、价差回落。2022年前三季度,聚酯薄膜均价9523元/吨,同比-15%;平均价差2309元/吨,同比-53%。
  龙头企业发展趋势:朝一体化、中高端发展。BOPET相关上市公司按其所处产业链的位置可分为基膜环节和涂布环节;其中,双星新材、东材科技、裕兴股份、长阳科技、和顺科技,以及民营炼化龙头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等是主要的基膜生产企业;斯迪克、洁美科技、激智科技、日久光电等主要以下游涂布为主。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上下游拓展产业链,形成“基膜+涂布”一体化布局,提高竞争力。从产品布局来看,以各类光学膜、光伏背板用膜为代表的中高端膜市场空间大,成为了公司重点布局的方向。
  投资建议:聚酯薄膜行业结构性过剩,中高端膜加快进口替代,关注布局中高端功能膜的企业恒力石化、荣盛石化、和顺科技、裕兴股份、双星新材、东材科技、长阳科技等。
  风险提示:BOPET薄膜产品价格价差下跌;新增产能投放较快;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高端膜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