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安信证券-医疗器械行业解构系列一:回归基本面,从数据流客观看待行业进一步成长空间-221016

上传日期:2022-10-17 05:30:48 / 研报作者:马帅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安信证券-医疗器械行业解构系列一:回归基本面,从数据流客观看待行业进一步成长空间-221016.pdf
大小:92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安信证券-医疗器械行业解构系列一:回归基本面,从数据流客观看待行业进一步成长空间-221016

安信证券-医疗器械行业解构系列一:回归基本面,从数据流客观看待行业进一步成长空间-221016
文本预览:

《安信证券-医疗器械行业解构系列一:回归基本面,从数据流客观看待行业进一步成长空间-221016(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医疗器械行业解构系列一:回归基本面,从数据流客观看待行业进一步成长空间-221016(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基本观点:医疗器械在医疗新基建持续推进、国产支持政策落地与国产龙头技术突破共同促成国产化率提升的背景下,行业整体维持高景气度,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医院扩建或新建带来的医疗设备/IVD/耗材采购需求或将在中长期使有关细分领域显著受益。基于此,我们查阅了OECD、医疗装备协会、医疗器械蓝皮书、医疗器械数据报告等较为权威的数据来源上历年的数据,并予以整理和统计,力求从量化角度还原行业近年来真实的细分领域扩容、国产化率提升的过程。
  ■医疗资源配置加码: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仍然不足,在中长期持续对医疗基础设施及医疗器械进行建设和配置存在必要性。人民日报文章《动态清零可持续而且必须坚持》指出: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一旦疫情形成规模性反弹,势必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从一些代表性领域可以看到我国当下医疗器械配置情况的客观差距,如:每百万人的配置CT台数,我国2019/2020年达到18.6台,日本这一数据在2017/2018年则为111台;每百万人的配置MRI台数,我国2017/2018年为6.6台,而日本同期则达到55.2台;每十万人拥有的重症病床数,我国2019/2020年为5张,而美国为约26张,德国更是达到34张。根据Eshare统计数据,我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增长在疫情之后有明显的提速趋势,2021年,我国医疗设备整体市场规模约为3491亿元,相比2019年复合增速超过20%,相较疫情之前年份15%左右的增速有显著提升。数据层面切实反映了我国疫情后对医疗资源配置投入的加大。各领域详细数据请参见后文。
  ■国产化率不断提升:国产厂商市场份额在诸多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均表现出显著的提升趋势,外资主导的格局正在被逐渐打破。2021年,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联合发布《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了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针对137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100%采购国产,其他种类的医疗也规定了不同比例的国产采购比例。从数据层面,我们发现核心细分领域均呈现出国产化率不断走高的趋势。以CT和超声为例,CT的2017/2019/2021年的国产化率按保有率口径来看分别为:8.5%/11.3%/15.3%;超声的2017/2019/2021年的国产化率按保有率口径来看分别为:8.2%/12.5%/20.7%。在政策支持以及国产龙头技术突破的背景下,我们预计未来行业将继续保持国产化率提升的态势,尤其是针对一些国产化率相对更低的领域,如内窥镜等。各领域详细数据请参见后文。
  ■资金支持陆续到位:贴息贷款等资金支持政策正在以较快速度落地,有望对医院在医疗器械的采购形成拉动。近期,医疗器械领域政策频出,先有创新器械不纳入集采,后有面向医疗机构的贴息贷款,同时还有早先的医疗专项债政策彼此配合。10月以来,贴息贷款政策实际落地速度超越了市场先前预期。根据迈瑞医疗10月10日投资者关系记录,全国已上报超过2000亿元的医疗设备贷款需求,除了发行规模创新高的医疗专项债和医院自有资金以外,贴息贷款将成为医疗器械采购的另一重要资金来源。
  ■医疗器械建议关注标的:(1)医疗新基建与医疗设备类:迈瑞医疗、海尔生物、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2)IVD类:安图生物、新产业、迈克生物、亚辉龙;(3)高值耗材类:健帆生物、惠泰医疗、春立医疗、威高骨科、三友医疗。
  ■风险提示:疫情的不确定性;后续政策的不确定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